資産千萬的台州商人因炒玉傾家蕩産
在浙江眾多的和田玉玩家中,玩得好的,資産在短短幾年中就能成倍增長,但是,也有人因此傾家蕩産。
這段日子,杭州人李藍(化名)一直和家裏人商量著辦會所的事。她辦的會所有一個主題,那就是“玉”。
李藍是杭州一金融機構的負責人,接觸和田玉是在2008年前後。
“最開始是因為業務的關係,和玉石行業的工作人員有了聯繫,”李藍説,“在他們和其他一些朋友的影響下,開始慢慢接觸玉石,主要是和田玉和翡翠。”
因為有玉石業內朋友的幫助,李藍不愁找不到和田玉的籽料,而且在專家的幫助下,李藍幾乎沒有收到過假貨。“價格收高的倒是有,但是假貨倒真沒有收到過。”
從2008年到現在兩年下來,李藍家中已經收藏了大大小小200件左右的和田玉把件,其中,價值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
談到目前和田玉的價格走勢,李藍用“瘋長”來形容,不過,已經在這方面獲得不少收益的她還是覺得自己“入行”太晚。“如果再早些時候玩玉,收益肯定不止這些。”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像李藍那麼幸運。
杭州一家上規模的和田玉經營店負責人,就接觸到過因炒玉而傾家蕩産的浙江商人。
“是一位台州商人,在當地從事紡織設備行業,並在山東也建了廠房,”這位負責人説,“但是就因為太冒失,結果得不償失。”
“當時,也是因為聽説和田玉賺錢,這個台州商人也一頭栽了進去,最瘋狂的時候,他一次性花了2000多萬元,買了一堆和田玉,回來一驗才發現是假的,因為太迷這個東西,又不找專家指導,現在工廠倒閉了,人也聯繫不上了。”
關於和田玉的作假,中國和田玉網運營總監趙先立也感嘆良多。
現在,有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很好賣,事實上,皮色也是鑒定籽料的方式,因為只有籽料,經過河床中礦物質的沖刷、沉澱,才會産生皮色。
但是,不法商人看到這一點,就在沒有皮色的和田玉上染上皮色,或者加深顏色。
“以前這些技術還能通過檢驗被辨別出來,”趙先立説,“現在,做假的技術越來越高,就算拿到專業部門檢驗,也很難辨別真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