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和田玉 炒的就是一個稀缺

和田玉 炒的就是一個稀缺

時間: 2010-08-09 10:08:34 | 來源: 文匯報
收藏 >

 

資源稀缺成全的豈止新疆和田玉的高價,還催生了不少和田玉“替身”。據介紹,現在市場上出現的所有白玉都叫和田玉,但據城隍珠寶總經理助理諶開元了解産自和田的籽料每年不過10來噸。前些年主要是青海、俄羅斯出來的,從去年開始又冒出了南韓白玉。因為價格低廉,這種南韓玉在我國玉石市場的份額迅速擴大,目前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但嚴重的是,目前尚無一個檢測體系區分和田玉與青海、俄羅斯、南韓等其他産區的玉石。

相比黃龍玉、翡翠短時間價格的高歌猛進,有中國“國石”美稱的和田玉近期的漲幅顯得細水長流。但推前30年看,和田玉的漲幅也是非常驚人的。先來看一組數據: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公斤一級和田玉籽料的價格是200多元;上世紀90年代末價格升至每公斤三四萬元;如今,一級和田玉籽料的價格已飆升到每公斤五六十萬元,特級籽料更是每克售價超過萬元,是黃金價格的40多倍。這意味著,30年間,和田玉的價格上漲了數千倍。只是,新疆和田玉的“發力”,同時引來了大量近似和田玉的玉石“攀親”,青海玉、俄羅斯玉、南韓白玉等紛紛貼上“和田玉”的標簽涌入市場。

小如米粒也挖掘

上海城隍珠寶總匯裏有一件重量151克、形似桃子的兩頭棗紅皮白玉籽料,2004年市場行情4萬元、2005年9.8萬元、2006年19.8萬元……價格連年上漲,前來諮詢購買的人無數,可城隍珠寶的當家人趙德華卻一直不捨得出售。2009年初,一位老客戶再三表示想購買這件白玉籽料,雙方商定48萬元。這對他來説是左右為難,因為這件籽料售出以後,城隍的消費者可能再也看不到這麼高品質的籽料了。

這一案例道出了和田玉價格上漲最重要的刺激因素——資源枯竭。“美玉出和田”,更準確地説是出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玉龍喀什河。325公里長的玉龍喀什河流域自古以來以出産溫潤的和田玉籽料聞名天下,特別是産自這條河中下游的和田玉籽料堪稱精品。據和田玉專家范先生介紹,人們最初是在河邊揀拾或到河水中撈取籽料,慢慢發展到從河谷階地的沙礫中人工挖掘籽料,然而,前些年人們開始用上了大型挖掘機,在“掘地三尺”般地掠奪性挖掘後,玉龍喀什河流域中下游目前已經到了無籽料可挖的境地。“不要説指甲大的玉石,就是連米粒大的也都給挖出來了。”

范先生認為,玉料産量在不斷做減法,而買家的數量卻在不斷做加法,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自然造就了和田玉價格的上漲。

概念模糊“替身”多

不過,資源稀缺成全的豈止新疆和田玉的高價,還催生了不少和田玉“替身”。據諶開元介紹,現在市場上出現的所有白玉都叫和田玉,但據他了解産自和田的籽料每年不過10來噸。前些年主要是青海、俄羅斯出來的,從去年開始又冒出了南韓玉,因為價格低廉,這種南韓玉在我國玉石市場的份額迅速擴大,目前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

而一些業內人士説,關鍵問題是,目前並無一個檢測體系區分和田玉與青海、俄羅斯、南韓等其他産區的玉石。這一切都緣于《珠寶玉石國家標準》的實施。2003年11月頒布的這一標準中,“和田玉”統冠所有礦物成分為透閃石、顏色潔白的玉石,自此和田玉成了一種泛稱,不具備産地含義。模糊的概念使得一些成分也符合這個標準的青海玉、俄羅斯玉、南韓玉等沾了光,打著“標準”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大量涌入和田玉市場。“你要是去市場上問,碰到有良心的商家或許會告訴你真實的産地,大多數人肯定都告訴你是和田出來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向記者透露,新標準實施的這幾年,俄羅斯料價格漲了10多倍,青海料也漲了近10倍。

諶開元認為,雖然從專業角度看這幾種玉沒有本質區別,主要成分都是透閃石,都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在現實操作中,是否有在河床上經過河水千年沖刷後的細膩潤澤,往往才是藏家心中一塊玉石是否值得收藏的點睛之筆。更關鍵的是,在玉石交易市場上,它們之間的價格差異巨大。據悉,目前,和田地區産的頂級籽料每公斤價格達數百萬元,普通的每公斤也在五六十萬元;産自俄羅斯的和田玉每公斤為一二十萬元;青海産的和田玉現在報價在每公斤兩萬元左右;南韓白玉的價格則不到一萬元。

標準説不清,儀器沒法測量,怎麼區分?只能從觀感上捕捉蛛絲馬跡。國家級玉雕師馬學武形象地描述了産自和田、俄羅斯、青海三種玉石的感官差異:“新疆和田玉就像綿羊身上剛割下的白花花的羊尾油,溫潤、油光四溢;羊尾油放了3天,結成板塊,顏色純白,但死板、沉悶,就像俄羅斯白玉;而青海白玉則如同進行脫脂處理過的羊尾油,油分瀝幹,以水為主,像玻璃一樣通透併發灰。”而南韓白玉多為灰黃綠色調的白色,蠟質感強,更顯渾濁,上手後感覺偏輕。

許多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也在告誡人們,涉足和田玉收藏領域,自己要先練內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