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怎樣才能做大做強中國藝術品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8 13:23:4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文/西沐

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發展,在具備一定市場基礎的同時,也聚集起了一定的市場規模,這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轉型及上臺階、上規模的前提。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系統的要素、結構、機制及其環境,只能支撐現有的市場基礎與規模,要做大做強中國藝術品市場,從近期看,如果不考慮藝術品本身,就是要儘快推進中國藝術品市場資産化的步伐,從遠期看,就是要大力發展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且自始至終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徵信體系建設作為誠信體系建設的核心來抓。同時,圍繞這條主線,搞好理論研究、理性精神培育等環境建設與優化措施。

一、中國藝術品市場資産化進程是當前推動中國藝術品市場規模化的核心環節

在藝術品市場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産業的背景下,藝術品資産化發展更是一項具有遠瞻性的操作,需要站在中華民族文化戰略的高度上來進行,因為中國藝術品本身彰顯的就是中國文化的高度。藝術品資産化的運作實務單憑敢於“吃螃蟹”的勇氣還遠遠不夠。站在中華民族文化戰略高度上的藝術品資産化運作實務,能夠有效地擺脫短視行為,走出一味依靠民間力量的狹小圈子,使藝術品資産化運作更加規範化,更加依賴公共藝術政策,並且能夠在體制上有所創新與探索。

首先,體制創新與探索要以制度經濟學為理論指導,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風險可控、按市場規律引導和規範藝術品市場交易行為與方向的、有自己商業模式和系列政策配套,並輔之以高科技手段、金融衍生工具運用為一體的、適合大眾參與的新型藝術品投資市場,以避免資本進入市場後的非理性行為。

其次,要規範與發展中國藝術品資産化的市場體系建設,在環境的優化、標準的建立、評估體系的完善、交易渠道與平臺的建設及資訊共用等方面取得進步,為藝術品資産化打下基礎。金融業的支撐對於成熟的藝術品市場必不可少,金融機構的發展也會因為藝術品的介入而更加多元化。因此,要將現代金融業的經營理念與技術引入藝術品投資,摒棄不規範的做法,重建藝術品投資的運作流程和價值鏈,為藝術品資産化打下良好基礎。具體來説,①在市場體系建設上,要建立藝術品的産權認證體系、保真體系,確保進入交易流程的藝術品産權明晰、真實可靠;出臺有關藝術品投資的法律法規,從制度層面完善政策體系的配套;建立與藝術品市場體系、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及文化産業政策相結合,不斷翻新的藝術品投資和理財的方式,為藝術品投資提供更正規的藝術品資産化服務體系;建立暢通的藝術品流通體系,促使藝術品資本化過程中出現的擔保、抵押和變現得以實現;加大藝術品市場整治力度,建立風險監管體系。②在優化環境上,雖然藝術品投資的回報率在過去10年超過了股市,但是,嚴格來説,針對藝術品投資的工具還很少,加之交易不透明、拍賣不保真、缺乏權威的指數體系,藝術品市場並不具備進行投資的支撐條件。所以,優化投資環境對於藝術品資産化十分重要,這主要有賴於政府因勢利導,規範市場行為,鼓勵大眾參與,優化環境,培育投資氛圍。③在建立標準上,要完成不同層次的藝術品市場標準化建設,特別是準入的標準設計,既可對進入交易市場的藝術品産權真實性、流傳的有序性進行有效控制,又可對藝術品市場資産化過程的規範化進行控制。④在評估體系的完善方面,要使各種藝術品都有一定的價格判定標準,讓藝術品資産價值量化。評估的權威性與真實性是銀行、保險及投資者介入的前提,也能改變目前藝術品評估無法可依的混亂局面。⑤在交易渠道及平臺建立方面,可以進行系列指數的發佈,也可以進行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微觀結構理論及交易制度設計研究,以研究成果來避免藝術品市場中的黑幕交易,更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解決藝術品網上交易和遠端支付,搭建一個公正、科學、現代化的交易平臺。更應強調的是,要建立相應的退出機制及便於資本進出的渠道,使藝術品市場發展成為一個活躍的投資産業。⑥在資訊共用方面,要加強相關機制建設,可以將市場中重大資訊尤其是相關指數的發佈迅速、準確地提供給買賣雙方,實現買賣雙方資訊的公開、透明與對稱。

二、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是從長遠上保證中國藝術品市場壯大規模的內在動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藝術品投資的興起與繁榮,在持續升溫的市場環境中,各種類型的投資人紛紛將目光轉向這一新興的領域,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開始萌芽、發育。但中國藝術品市場中的環境問題、標準問題、退出機制問題、市場運作問題等種種尚不健全的市場機制,迫切需要對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發育及其支撐體系進行研究與實踐突破。因為只有完善而強大的資本市場,才會産生強的藝術品市場;同樣,只有全球化的藝術品資本市場,才會出現全球化的藝術品市場。可以説,在需求的推動下,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的不斷壯大,才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迅速發展的最直接的動力。

中國經濟的大趨勢正在推動著資本市場的擴張與投資環境的重塑,資本市場的擴展也催化著眾多産業進行結構性重組。這時,藝術品投資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資本市場擴張的影響,有限資金制約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空間和規模的擴大,長不快、長不大成為阻礙市場發展的一個瓶頸。特別是資本無界性與全球流通的特性,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趣味的交融和多元背景,將支撐包括中國藝術品在內的市場需求,這使得市場運作處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畸形情境中。藝術品資本市場在西方社會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但在中國還只是初露端倪。藝術品資本市場的建立需要敢於突破禁區的觀念意識與創新精神。而支撐體系對於任何一個成熟的市場都是必不可少的,藝術品資本市場也不例外。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市場,一開始就面臨許多亟待解答的問題,有賴於對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發育及其支撐體系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因此,需要將現代市場管理中的經營理念與技術引入藝術品資本市場中,著重研究諸如藝術品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環境、藝術品市場標準、藝術品評估體系、藝術品交易渠道及平臺、藝術品資本市場資訊共用等等,還需要從機構及政策方面研究,依靠國家的力量,在國家層面建立相應的權威指導管理及監管機構,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權威系統,並逐漸將這種權威的力量輻射到各地方藝術品資本市場,保證藝術品資本市場的健康發育。

另外,建立起一個廣泛的相互支撐的國際化資本渠道和網路,通過在一定時期內自由調配供需等方式化解危機是完全可能的。藝術品市場的未來固然與市場環節和結構的是否健全及高效有關,與行銷和運作智慧、策略有關,但還有一個更重要、更本質的方面,那就是藝術品的品質,只有高品質的貨源才能長久支撐市場價值,避開市場危機。

三、中國藝術品市場以徵信體系為核心的誠信體系的建設,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做大做強的最為有力的支撐

誠信機制的缺失是中國藝術品市場面臨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誠信危機成為制約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最重要的瓶頸,已嚴重制約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在藝術品的實際交易、收藏過程中,藝術家包裝炒作、人為造市,藝術品拍賣機構假拍假賣,甚至藝術品鑒賞家和鑒定家也受金錢誘惑,任意左右藝術品價值、價格,這些都是缺乏誠信的表現,出售贗品、偽劣藝術品,藝術品的資訊披露有限等問題,都可以歸因于藝術品市場誠信機制的缺乏。目前,可以説信用制度的缺失已成為制約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的市場秩序和完善的市場機制是任何一個成熟市場的基本標誌。對待誠信的問題,僅僅通過行業自律來解決還遠遠不夠。中國藝術品市場制度和法規的建立需要與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速度保持一致。藝術品市場良好的秩序必須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才能確保,而良好的市場約束機制才是確保中國藝術品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

徵信原是指為了滿足從事信用活動的機構在信用交易中對信用資訊的需要,專業化的徵信機構依法採集、調查、保存、整理、提供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資訊活動。徵信體系在國外發達國家建立的比較成熟,整個社會對信用度極其重視,一個企業或個人如果曾經有過信用方面的不良紀錄,那這個企業或個人在社會中將寸步難行。

在我國,徵信體系的研究剛剛開始建立,並且主要是限定在銀行信貸業務中,其他行業、領域幾乎沒有涉及。而事實上,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發展過程中,誠信危機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關鍵問題,而信用體系的缺失是問題的核心,所以建立徵信體系是突破藝術品市場發展瓶頸的重要舉措。因此,日益要求藝術品市場也需要建立對從事藝術品活動各環節的機構或個人的信用資訊,在藝術品市場交易時,交易的雙方都能很公平、很客觀地獲得對方的誠信度,以保證藝術品交易的可靠。

四、理論研究與理性精神的培育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壯大的重要前提與不可缺少的環境建設

中國藝術品市場由於缺乏理論的支撐及運作的規範,參與市場的主體層面不高,資本進入緩慢,進入市場運作的資本過度分散,投機意識濃重,過度的投機與急功近利,致使中國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從不少方面來看,中國藝術品市場已有不斷淪落趨向,似乎成為進行投機的一個遊戲場。更為可怕的是,不少投身於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參與者,將這種遊戲化的怪像當成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一種特性與規律,在更大與更深層面誤導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缺乏理論的指導和科學系統的分析研究,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趨勢就有可能被投機分子所利用,他們要麼故作高深,要麼裝神弄鬼,用近似巫術般的手法,讓很多藏家及愛好者進入他們的圈套,在糊裏糊塗中,成就了做局者的超額利潤。這種局面如果不改變,中國藝術品市場就永遠是一個地攤兒化的大集市,那我們這時的市場運作或收藏就近似一種休閒化的娛樂,毫無歷史責任感或國家文化利益方面的承擔可言。面對這一局面,用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態度,從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最深層面、運作過程及其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用客觀與平實的眼光還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一個真面目,同時,也力圖站在世界藝術品市場發展的角度,來多視角、多層面地分析與探討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態勢,從而有利於更多參與中國藝術品的投資者能及時地把握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脈搏。

雖然説理論是灰色的,但當我們面對一個理性缺失的市場,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以科學的方法,去不斷地來恢復與培育失衡又氣息微弱的市場理性。可見,中國藝術品市場只有進入了市場化的發展軌道,在相關科學理念及方法的指導下,按照市場經濟的科學理論與産業運作的規律,中國藝術品市場才會不斷走向一個新的軌道,從而得到迅速的發展。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經歷了無序化增長之後,會不斷進入規範化發展的軌道,雖然這一轉機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春寒雖然寒冷,但畢竟在寒風中傳遞了春的消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從中國藝術品資産化入手,進而大力發展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以及從徵信體系的建設為核心入手,不斷構建與完善中國藝術品市場誠信體系的建設,加強理性精神的培育、優化環境建設,是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壯大的最為切實與可行的動力與支撐。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