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拍賣誰説了算——中國藝術品市場四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02 17:59:13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張大千《愛痕湖》(局部)。

“億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個標記性話題。

6月初,業內廣泛關注的保利春拍相繼誕生3件億元中國書畫藏品。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書法長卷《砥柱銘》更以4.368億元成交,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價國際紀錄。

從去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已經在國內外拍賣市場陸續誕生了13件億元藏品。在資本驅動、利潤誘引

和前景利好之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不斷提速,以躍進方式進入歡宴式的亢奮與繁榮。

這一景象,褒而樂見者認為伴隨中國經濟發展和文化影響力的擴大,中國藝術品市場必然揚眉吐氣而欣欣向榮;貶而疑慮者認為當前市場的亢奮夾雜著弊端與浮躁,“速成”的繁榮因規則與標準的迷失,必將經歷調整、理順、夯實,逐步走向成熟、理性的健康發展之路。

拍價飆升,市場是否虛熱?

億元曾是人們對藝術品估值的一個心理門檻,跨越之後,便屢創新高,去年至今,拍賣市場共産生了13件單價過億的藝術品。上世紀90年代日本藝術拍賣史上也曾是“天價”頻現,一波接一波的浪潮衝暈了投資者的頭腦。但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價值連城”的收藏品也開始“打折”,銀行裏用於抵債的書畫作品堆積如山,其價格只相當於原價格的1/5左右。如今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的活躍,井噴式的價格猛增讓很多人擔心繼股市、樓市之後,熱錢流入藝術品市場催生大量泡沫。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砥柱銘》作為一件國寶級的回流作品,其藝術價值是無可估量的。一幅畢加索油畫的售價高達一億美元,相較而言《砥柱銘》有著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這個價格不能算是天價。它不僅是國內藏家實力增強的體現,也反映了我國民族文化保護意識的增強。我們不能僅關心藝術品價格漲跌帶來的市場效應,藝術品本身的文化價值應是關注的重點。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市場分析中心主任趙力:所有市場增長過程中都會出現泡沫。我們要分析價格形成過程中是否有人為炒作因素,價格是否和價值嚴重背離。中國藝術品市場歷經了十多年的發展和培育,今天的價格不是一夜之間完成的。全球規律性的投資項目主要有三個:有價證券、不動産和藝術品。其中,藝術品投資回報率居首。但高投入預示著高風險,對於普通收藏者而言,掌握藝術品投資規律,擇時而動,量力而行,切忌盲目跟風,才能有效規避風險。

假拍拍假,如何管理規範?

在文物藝術品拍賣過程中存在著拍假和假拍問題。吳冠中的油畫《池塘》,是一個持續多年的“懸案”,其中折射出中國拍賣市場的亂象,至今無法化解。2005年蘇敏羅在拍賣會上以253萬元購得署名吳冠中的油畫《池塘》,這幅畫被吳冠中本人鑒定為“偽作”。《拍賣法》第61條第2款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拍賣前被告方刊印了業務規則,已作出免責聲明。原告方認為,拍賣公司不能享有《拍賣法》規定之“不保真”的免責條款的權利。

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藝術品是特殊的商品,它在收藏和流通過程中歷經很多環節,有改變性狀的可能。拍賣公司聲明自己不保真,這個態度是誠實的。有上百年曆史的國際知名的大拍賣公司蘇富比和佳士得在拍賣圖錄中也是聲明不保真的,這對於海外人士來説已經是常識。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拍賣法對於保護拍賣人合法權益,促進拍賣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該免責條款存在的弊端,即在實踐中,可能會有個別拍賣公司,在明知拍賣標的物為贗品時仍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物的真偽或者品質,利用免責條款逃避法律責任。因此,此條款應當修改和完善,給買受人相應的權力保障,給買家一定的冷靜期,在此期間可無條件退貨,以遏制“拍假”。

真假難辨,藏家如何磨煉法眼?

佳士得拍賣行近日公佈,去年秋天在香港舉辦的亞洲美術拍賣會上,成交額的42%出自中國買家之手。由此不難看出中國藝術品收藏家隊伍的壯大。但是,其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收藏者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偏聽偏信,懷有僥倖心理,或照書本按圖索驥,缺乏正確和理性的認知。拍賣市場若要健康良性地發展,取決於參與者對市場的了解和對藝術品的認知水準。從長遠來看,藏家的水準將直接影響到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藏家的水準高了,贗品將難逃他的法眼。

收藏家郭慶祥:以一顆平常心將收藏看作是一種感情的寄託,而不僅僅是投機行為,那麼,你的收藏就會變得快樂起來。只有藏家本身有很好的品位和修養,才能看得準、買得準。藝術品不同於其他商品,它有很強的觀賞性,儘管具有投資的功能,投機的心態不可取。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袁熙坤:收藏光有熱情不行,起碼要掌握某一領域的基本常識,從相對熟悉的領域入手,投資由小及大,做力所能及的事。收藏者要苦練基本功,做到收藏實踐和理論學習相輔相成。知識為你的眼力奠定了基礎,而眼力則是經驗與知識長期積累的結果。從收藏到研究,最終能從一個門外漢逐步變成略知一二者,隨之又能精通一些專項收藏。這個過程儘管漫長但其中充滿樂趣,人生也因此變得健康而高尚。

前景興旺,怎樣健康發展?

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到212.50億元,今年春拍藝術品拍賣市場也取得良好成績,藝術品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孫傑:藝術品市場不是虛幻的繁榮,億元拍品,不是空中樓閣,它們後面有眾多萬元、十萬、百萬、千萬商品的支撐,嘉德見證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歷程,目前經過二十年的培育,市場到了“開花結果”的時期。拍賣市場不是一錘子買賣,失掉信譽,公司不可能長久地生存和發展。我們希望加大行業自律,樹立誠信品牌,使藝術品市場健康蓬勃地向前發展。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風海:全國的拍賣企業五千多家,從業人員六萬多人,這其中良莠不齊,因此強化行業自律,建立信用體系和信用服務尤為重要,對於好的有誠信的企業要加大扶持,對於違規的企業應從嚴處理。我們不能把一個市場的健康發展完全依賴於法律的完善,應加強行業協會監管的職能。中拍協制定的《文物藝術品拍賣規程》歷時兩年,多方論證,商務部批准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第一個行業標準,它將對提高行業整體水準、強化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隨著中國社會和民眾財富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豐富多彩的藝術品市場,盛世興收藏符合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規律,只有不斷提高藝術品市場從業者的誠信意識和法制意識,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才能早日走入理性和法制化的黃金髮展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