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藝術品市場 怎一個“熱”字了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4 10:32:51 | 文章來源: 中華收藏網  www.sc001.com.cn

今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拍賣火爆,歐美市場卻是“寒風瑟瑟”。這是記者昨日從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全球藝術品市場對比監測報告獲得的消息。

中國:怎一個“熱”字了得

7月3日至6日西泠印社舉辦了2010年春季拍賣會,這次春拍創造了西泠拍賣歷屆以來的最好成績。18個專場,2849件拍品,共創下了6.52億元的成交額,其中三件作品價格超過千萬元,154件作品價格超過百萬元。

不僅西泠印社,今年春拍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北京翰海等6家拍賣公司的“成績單”同樣搶眼,拍賣屢屢創出紀錄,6家公司中國書畫成交總額達到60.13億元。

歐美:成績“慘不忍睹”

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酷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美藝術品市場可以説是冷風陣陣。最近,備受矚目的倫敦夏季拍賣會已經結束,作為拍賣業的兩大巨頭,佳士得和蘇富比雖然在拍賣中也偶有亮點,但從整場來看,成績並不突出,相對偏高的作品流拍率與相對偏低的總成交額令人尷尬。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菲利普斯拍賣行也在同期舉行了當代藝術拍賣夜場,拍賣結果甚至可用“慘不忍睹”形容。此次拍賣會的總成交額只有396.345萬英鎊,沒有達到拍賣之前607.5萬英鎊至857.5萬英鎊的預估價。全場45件拍品只售出24件,流拍率按項目計算達47%。

專家:中國市場水分待擠

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馬學東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歐美和中國藝術品市場雖然不太具備可比性,但兩者所處的經濟環境決定了這種差別。

他説,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在2009年出現短暫下跌後,很快復蘇。中國藏家購買力旺盛,價格也越拍越高。歐美市場對於宏觀經濟未來走勢的擔心則成為制約今年下半年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對於中國的藝術品熱,馬學東認為,中國的買家心態越來越成熟,不過,“藝術品市場存在水分是肯定的,這需要有關部門完善拍賣機制將水分擠出來。”馬學東説。

對於存在水分的藝術品市場,馬學東提醒,投資者進入藝術品市場要非常謹慎,起碼對相關藝術家要有充分了解。投資藝術品不是一個短期行為,首先應是出於愛好,應把其當做一項長期事業來做,千萬別像時下一些遊資炒藝術品那樣,上半年買下半年賣,今天買明天賣,這樣太危險。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