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藝術品市場進牛市 價格泡沫進入傳統領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27 08:41:16 | 文章來源: 舜網-濟南時報

 

 

 

 

圖一:張大千《愛痕湖》

圖二:《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局部)

圖三:存世孤品戰國古錢武陽三孔布

圖四:清18世紀禦制東珠朝珠

圖五:劉野《金光大道》吳偉忠

進入2010年春季以來,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可謂捷報頻傳。今年率先開槌的中國香港蘇富比春拍延續了2009年秋拍的良好勢頭,開市大吉,創下近20億港元的成交佳績,緊接著,剛剛落槌的中國嘉德春拍又喜訊連連,天價迭出。很多收藏投資者見狀不禁大聲驚呼: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真牛!

書畫成交高出估價數倍

2010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落幕,估價13億港元的2400多件拍品總成交額接近20億港元,其中中國書畫拍賣成交額就高達4.18億港元,大幅超越拍前估價,創出香港蘇富比歷年來中國書畫拍賣的最高總成交額。其中,有六幅畫作的成交價突破1000萬港元。如:傅抱石作于1943年的《對弈圖》以高出估價5倍的3874萬港元成交,備受矚目;張大千1948年的《擬石溪筆法山水》以1634萬港元拍出,高出估價3倍;潘天壽的《雞石圖》也以高出估價2倍的1746萬港元成交。此外,張宗憲珍藏、齊白石的罕見作品《虎》則以320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而其他名家林風眠等人的作品,也有不俗的表現。

而2010年5月舉辦的中國嘉德春拍的表現則更為強勢,其中張大千晚年巨幅絹畫《愛痕湖》竟以一億零八十萬元的天價成交,這是中國近現代書畫作品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同時,這一價格也創出張大千個人作品成交新紀錄,成為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價格新的里程碑;國家一級文物、清宮舊藏宋畫《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拍出7952萬元天價;徐平羽舊藏、李鱓57歲時所作《山水花卉蔬果冊》冊頁(十二開)也以高出估價10倍的價格1310.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李鱓個人拍賣紀錄。

今年嘉德春拍的最大亮點是一些低估價拍品在高價位成交,如古代書畫成交價位排名前十的拍品中:王淵作品《鸜鵒梅雀圖》估價80萬至120萬元,最終以1019萬元成交;鄭重《江山勝覽》估價380萬至580萬元,以1176萬元成交;李方膺《晴江墨妙》估價100萬至180萬元,以728萬成交,取得十分喜人的成績;估價均在500萬至800萬元的王原祁《秋林遠黛圖》和郭詡《朱子像》分別以1120萬元和907萬元成交;石濤《春江垂釣圖》和朱耷《枝上鸜鵒圖》分別以接近估價的1120萬元和907萬元成交。近現代書畫拍賣也不甘落後,長安畫派領軍人物石魯巨制《高山仰止》以1200萬元人民幣起拍,最終以3192萬元創出畫家個人拍賣新紀錄;石魯另一幅作品《壽桃》估價僅為70萬元人民幣,最終也以459.2萬元人民幣成交。

古玩雜項創佳績

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最為轟動的是清乾隆帝禦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成交價高達9586萬港元,刷新禦制玉璽世界拍賣紀錄,同時刷新白玉拍賣世界紀錄。拍賣會上,“太上皇帝”白玉圓璽經過16輪叫價後,由現場買家以8500萬港元競得,加上買家佣金,成交價高達9586萬港元,一舉超越以前由香港蘇富比在2007年10月創下的白玉世界拍賣紀錄(4624.75萬港元);另一件清18世紀禦制東珠朝珠成交價高達6786萬港元,刷新禦制珠寶世界拍賣紀錄。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雍正朝服像》畫中,雍正就佩戴著一串與此拍品極為相似的朝珠,這串朝珠是首次亮相拍賣市場。

在嘉德春拍“翦淞閣———文房清供”文房專場上,以民初上海大鑒賞家瞻麓齋龔心釗舊藏古器珍品為主,共45件拍品,包括文房用器、硯臺、印章、筆、刀尺、香筒、香爐以及筆筒等陳設器;材質上有田黃、竹雕、銅器、漆器、紫檀等。其中“楊玉璇制白壽山慧可斷臂像”、“楊玉璇田黃凍達摩面壁像”合稱“禪宗組曲”,十分難得。雖然“田黃凍達摩面壁像”和“白壽山慧可斷臂像”分別僅高6.3釐米和6.9釐米,但材優工精,保存完好,刻畫惟妙惟肖,受到了眾多買家的青睞,場內競價異常激烈,最終,估價每件200萬元左右的拍品,分別以1568萬元和1064萬元高價成交。

此外,1948年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相明石瓢壺”以1232萬元創出紫砂壺拍賣的新紀錄。這把紫砂壺堪稱將書畫名家與制壺名家“合二為一”,且此壺係“壺藝泰斗”顧景舟先生早期代表作,其價值之高不言而喻;清初顧玨制“蘭亭雅集圖竹香筒”拍出504萬元的高價;清康熙“禦制松花石龍馬硯”也以425.6萬元成交。

當代藝術有所回暖

在2009年春季各大拍賣會上,當代中國先鋒藝術曾一度陷入低谷,但在2010年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拍賣會上,中國當代藝術有所回暖,中國畫家劉野早期作品《金光大道》深受藏家追捧,最終以高出估價約3倍的價格1914萬港元成交,創下其個人作品拍賣最高紀錄,整場拍賣會總成交額達1.4488億港元。不少當代中國藝術家作品皆創下拍賣佳績,蔡國強《有一個月全蝕:為人類作的計劃第二號》以1858萬港元成交,岳敏君《在湖上》以1466萬港元成交,曾梵志《面具系列第八號》以1074萬港元成交,王廣義《護照系列》以842萬港元成交,這些作品成交價均比原估價高出一倍左右。

作為世界藝術品拍賣業巨頭的蘇富比和佳士得,向來是世界藝術品拍賣的風向標,香港蘇富比春拍的業績為2010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開了好頭,為接下來的中國各大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春拍樹立了榜樣。

郵幣拍賣也精彩

在中國嘉德春拍古錢專場中,存世孤品———戰國趙鑄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以100萬起拍,經過近40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52.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出古錢拍賣新紀錄。戰國時期趙鑄幣三孔布因其首部與兩足各有一圓形穿孔,故名之為“三孔布”,是先秦貨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是現今錢幣界公認的名珍之一。這枚“武陽”三孔布,通長74毫米,腰寬35毫米,重15.5克,屬於大型布,為老生坑傳世佳品。

在中國嘉德春拍郵品專場中,兩版當年每版僅價值6.4元人民幣的整版猴票(1980年T46庚申年猴郵票八十枚全張)雙雙突破90萬元人民幣大關,分別以99.68萬元和91.84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據悉,1980年庚申猴郵票,俗稱“猴票”,深受集郵愛好者歡迎,可謂是目前郵幣卡市場上升值潛力最高的郵票品種,而四方聯和整版郵票的價格更高,目前在市場上已是一票難求。這次在拍賣市場亮相的“1980年T46庚申年猴郵票八十枚全張”兩版,帶四週完整邊紙,金色色標,張號為61395和61396,品相上乘,受到了眾多藏家熱烈的追捧,創出新中國庚申猴郵票的新紀錄。

牛市究竟能持續多久

自2009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創造出“億元時代”後,不少老買家便認為“市場不可能就這麼一下子上去了”,期望今年春拍會有所調整,以便在中低價位建倉。但是,從剛落槌不久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國嘉德春拍行情來看,今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仍將繼續走牛。

在目前樓市調控新政出臺,股市大幅下跌的情況下,藝術品市場一枝獨秀的現象確實引人注目。但其中卻隱含著一定的泡沫,特別是許多閒散資金在沒有好的去處的情況下,迫切需要一個新的避險場所,藝術品市場無疑成為各種熱錢的首選目標,據悉,已有部分溫州炒房團和山西煤老闆的資金進入了藝術品拍賣市場。而這些大資金所挑選的大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中國藝術品市場完成了由2008年春拍的低迷向2009年春拍的復蘇再向2010年春拍的狂飆發展的整個過程,藝術品市場牛氣十足。不過已經有業內人士擔心,在這個眼花繚亂的過程背後,潛藏著新的危機。他們擔心幾年前在當代藝術品領域生發的泡沫,正在向傳統書畫和古玩雜項領域瀰漫。事實上也確有這樣的跡象,如上面提到的那枚拍出9586萬港元的“太上皇帝”白玉圓璽,在2007年時只拍了約4625萬港元。兩年半身價翻了一倍。藏家為何這麼快就出手?這裡面有沒有刻意炒作的成分?另外還有一些中國書畫拍品轉手間隔甚至只有幾個月,每次轉手身價都有數成的飆升。難怪有人説,過去只是房價飆升看不懂,現在輪到中國藝術品市場看不懂了。中國書畫,尤其是僅存的古代書畫,曾因其“珍稀”抗跌而一度成為藏家的避風港。可是在泡沫橫行的今天,這個避風港的避險能力也正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曾有一位資深拍賣界人士説過,中國書畫“破億”是早晚的事,但近期連連“破億”卻值得警惕,説明近期有大量的投機資本正在涌向這個領域,投機資本會使藝術品市場短暫地火爆,但最終也會毀掉這個市場。當我們看到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牛氣十足時,更應該警惕它的泡沫,特別是要想到泡沫破滅之後對於整個市場的巨大殺傷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