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批評應和市場保持距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3 00:10:12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易英

 
格爾尼卡(油畫) 畢加索

當代藝術在當下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藝術形態的非傳統化(從西方當代藝術的角度來看),傳統的繪畫與雕塑原來是視覺藝術的主體,而當下出現了多樣化的情況,如影像、裝置、行為表演、環境、新媒體等多種形態。第二個問題是當代藝術的商業化傾向,尤其是傳統藝術形態,甚至包括一些觀念藝術。藝術的性質發生了變化,藝術批評不是抵制這種變化,而是為商業化和庸俗化推波助瀾。批評如果與市場合謀,就是為市場提供商品,它本身就不具有批評的性質。

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觀念藝術仍然在一個比較狹窄的範圍內,或者説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上,而傳統藝術的商業化傾向則非常明顯,從繪畫、雕塑到公共藝術。批評在這個時候就失去了它的批評性,從所謂策劃到批評寫作,幾乎都是跟著市場走。當代藝術的批評面臨著一種困境,或者説批評的死亡也不為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是説批評完全不存在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説,批評不關注市場,不是為行銷推廣商品,也不是根據價位來為藝術作品定位。批評對市場只有批判,藝術的過度商品化是藝術的墮落,藝術作品淪為換取金錢的手段。但是仍然有一些非常好的作品是在市場條件下産生的,因為社會是一個整體,藝術不僅反映商業社會的表徵,同時也是在商業社會的機制下運作。藝術不可能在社會之外存活,前衛藝術一方面背離社會,即社會統治階級所支配的文化或一切,保持它的批判性、前衛性,另一方面又通過金錢依附於或生存于這個社會。比如説,藝術的投資和收藏,其最高端的對象還是所謂的前衛藝術,但收藏家和投資商本身很難判斷藝術的價值和投資的風險,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一般説來,他們還是要通過批評作出這樣的判斷。藝術的前衛性始於這種判斷之前,批評推出了作品,作品産生了影響,投資是根據其影響來判斷的,而不是對作品本身的判斷。王廣義做“大批判”、方力鈞在圓明園的時候,都不會知道他們的作品在日後的遭遇。這個時候的藝術還沒有通過金錢依附於社會,保持了它的批判性、新銳性和原創性,這時的藝術是不考慮金錢的,或只是考慮維持生活與藝術的再生産的基本要求。

再如畢加索、馬蒂斯,甚至包括波洛克,他們在成名之前充滿著藝術的創造性,這個時候批評對他們的判斷、推崇和藝術本身一樣都是積極的,但是市場往往是根據批評的判斷和分析來識別這些作品,然後對它進行投資,這種投資可能是為了回報,也可能是純粹出於收藏的目的。不管這些投資出於什麼目的,在被收藏之前的藝術是最有活力的,或者説進入市場之前,不僅是一個藝術家,一種風格、一個運動或一種思潮,都具有這樣的特點,但是一旦被收購了,藝術的前衛性就喪失了。很多大藝術家都逃脫不了這個命運,即使是畢加索,他在立體主義之後,還有很多創作,嘗試了多種風格,如古典主義、超現實主義等,雖然天才不減,但都失去了原創,之所以受到追捧,還是建立在原有的名氣之上。《格爾尼卡》如果沒有立體主義的基礎,就不會被認可,恰恰是由於他原來有名氣,《格爾尼卡》才被認可。大多數藝術家的創造性都表現在成名以前,30歲左右,成名以後就被市場所管制了。批評的把握和關注就在藝術傢具有創造性的時候,或者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藝術創造對這個社會具有貢獻的時候。這樣的批評很難説是商業化的。

但是我們的很多批評不是這樣。目前批評的失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判斷,對於藝術沒有判斷,把市場上走紅的作品大肆吹捧。另一種情況是對權力的迎合,官場的權錢交易現象在藝術界比比皆是,關鍵是批評家也在中間穿針引線、推波助瀾。

面對批評,沒有成名的藝術家有兩種選擇,一是“在命運的迎頭痛擊下頭破血流,但仍不回頭”,那是一種真正的藝術創造的精神;另一種則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初登門檻的藝術家不是想著自己怎麼畫,而是想著別人怎麼畫,尤其是盯著那些成名的藝術家。年輕人的模倣是不可避免的,但模倣的動機卻大有不同。有些人的模倣是為了最終超越或擺脫模倣的對象,有些人則是為了在市場上擠進一個攤位。

批評是研究問題,批評與當評委、做策劃不是一回事。為什麼很多批評家失語,甚至陷入策劃的誤區呢?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批評家的素養跟不上,表現在對藝術和知識缺乏把握。比如説對藝術的把握,當代藝術的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使是傳統的藝術也圖像化、景觀化了,原來的技巧都成為複製的技巧,都不是原創性的技巧。架上已不是原來的架上,不是面對自然的身心的直接表達,而是通過對自然的複製再來進行第二次複製,這種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其實這是藝術語言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一個重要的更新,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第二個是當代藝術由於複製性,使藝術的技巧降低到很低的程度,一個三流畫家和一個一流畫家(我説的一流畫家是指畫院的專職畫家或是學院的教授),在技術上實際上沒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當代藝術在很多人的眼睛裏,因為技術的淡化、弱化或者説消解,實際上也是形式主義的消解,題材的問題就凸現出來,這在年輕畫家裏面體現得更為明顯。這些題材就出現了非常複雜的現象,有一些是我們能夠直接判斷的,可以看得出來作品和社會的對應性的聯繫;還有一些是非常隱晦的,比如説他個人對於人的命運、對於社會的判斷。這些問題會非常隱晦地在藝術作品中反映出來,批評家對此都要有所把握。種族、性別、性取向、移民、群體生存等因素,在西方的藝術批評裏都能看到,但在我們的批評中卻很少見。不是我們的藝術沒有反映,而是我們的很多批評家不懂這些東西。

為什麼説批評家不能搞策劃呢?因為搞策劃佔用很多時間,而且不以藝術本身的意義為目的。此外,現在中國的策劃相對而言,在觀念藝術上的策划水平要高一些。一方面因為它和國際上比較同步,所以很多國際性的語言可以挪用過來。但是在這裡面很多工作不是批評家做的,藝術家自己就能做。第二點就是,觀念藝術在本質上是拒絕批評的,很多作品都表達得非常直白,觀念藝術本身是思想的表達,弄得不好,批評會成為“思想”的復述,在這種情況下,以西方的情況來看,批評是作為一種整體的批評,有距離的批評,而不是對於作品或是展覽的批評,藝術家只是他的一個實例,他研究的是一個社會意識形態上的問題。

很難判斷觀念藝術的好壞,它不像傳統藝術有技術問題,有眼光和情感表達的問題在裏面。觀念藝術很重要的是切入到了社會的某一個點上。一個可能看起來很沒意思的作品,涉及的問題可能很深刻,這樣的作品不會被觀眾所關注到,也不會被投資方所關注到,批評家可能也不會關注到。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重要的大批評家都是大學教授,大學教授不直接介入實踐。在美國,大學教授的收入水準可以保持在中産階級水準,我們的大學教授如果只拿工資,只能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生活水準線上,尤其是年輕人,容易把靈魂出賣給金錢。所以批評和藝術實踐應該保持距離,應該和市場保持距離。

(作者係中央美院教授)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沒有理論批判的批評是失語的批評
· 關於批評的病理分析
· 捍衛批評
· 易英:批評與當下
· “批評”之病
· 鮑棟:藝術批評應在反思中成長
· 賈方舟:我的批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