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當代藝術:瘋狂還是重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2 15:06:54 | 文章來源: 《藝術財經》

文/宋繼瑞

【藝術財經雜誌專稿】相對沉寂的藝術市場,讓前兩年當代藝術家們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藝術家逐漸從商務瑣事和應酬中解脫出來,重新進入對藝術創作深入和冷靜的思考狀態;美術館、基金會、畫廊也可以越來越理性地選擇藝術家,開拓更多展覽合作的方式……也許藝術市場已經不是原來的市場,但我們驚喜的發現,藝術還是藝術,甚至在學術品質上有可能超越原來的藝術水準。

2009年春季,當代藝術圈出現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以當代藝術“F4”為首的成熟藝術家們不約而同地在國內外舉辦個人作品展。這些成熟藝術家經過近二十年的學術積累和數年的市場標高,現在已經成為眾望所歸的藝術明星,他們的一舉一動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當代藝術整體的心態和趨向。

本期專題中涉及的九位藝術明星們展覽浪潮中,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在地域上呈現出向以往藝術中心城市之外伸展的趨勢。一方面説明在保住北京這個大本營的前提下,他們更期冀走向世界,十個展覽中就有半數在中國大陸地區之外舉辦,地域跨度非常廣泛,展覽地點分部在亞、歐、澳、美四大洲的重要城市;另一方面,展覽觸角伸及很多國內二線城市,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影響力的延伸,國內一些二線城市也越來越多的以當代藝術為旗號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為了展覽,藝術家繁忙依舊,讓一度沉寂的藝術市場也顯得熱鬧非凡。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展覽的絕大多數都是在經濟危機來臨之前就已經被納入到長期展覽計劃中,也已經提前為這些展覽批下來了經費。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波展覽高潮是前兩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極速升溫後的餘熱。但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不容樂觀的市場環境卻左右著藝術家和主辦方對創作和市場的心態,展覽在實施中得到不斷修正,創作學術性和實驗性超越市場操作而不斷增強,比如剛剛開幕的岳敏君展覽《西元3009之考古發現》就讓眾人眼前一亮,方力鈞也把即將出版的文獻回顧起名為《像野狗一樣生活》,明星藝術家的“穩”和“狠”再次成為讓觀眾驚喜的亮點。我們發現,在市場歸於平靜的時候,藝術家心態也開始回歸,藝術再次回到本質。

展覽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反觀大局,在經濟危機來襲,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畫廊或美術館反而獲得一個與藝術“明星”更深入地合作的機會。美術館雖然有固定的展覽資金和相對成熟的藝術贊助體系,但也已經開始未雨綢繆的準備,啟動經濟危機應對機制,壓縮高成本展覽的經費,在規避展覽風險的同時,也通過多種合作形式提高自身品味和學術地位;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非常明顯的私人基金會和作為商業機構的畫廊,對市場的反映最為敏感,高成本的展覽早已不是畫廊的選擇,應對展覽各種“瘦身”計劃,也正反映了各機構在危機之中安身立命之舉。

瘋狂已過,餘熱未散,當代藝術的創作依然繁忙,不是為了市場,而是為下一輪更專業更良性的藝術學術環境而積累積澱。新潮待起,危機過後,經歷過風雨的當代藝術或將再次理性啟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藝術不再神秘 當代藝術品"撿漏"為何受寵(組圖)
· 歐美藏家紛紛放貨套現 中國藏家是否抄底?
· 2006萬美元天價背後:油畫的草根江湖
· 系列專場拍賣是拉動藝術市場的“巧實力”
· 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回報率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