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藝術不再神秘 當代藝術品"撿漏"為何受寵(組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1 09:04:28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郭其鵬《A火炬手》玻璃鋼彩繪

當下,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呈現出另一種新態勢,即公眾對藝術品的消費行為在日益提高。對於崇尚藝術生活的人來説,藝術不再神秘、不再陌生,藝術品消費已成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近期,“撿漏”藝術節橫空出世把公眾與當代藝術品拉到了“零距離”,備受人們關注。《私享&藝術》——“撿漏”藝術節城市巡展(北京站)將於4月25日~5月2日在北京798藝術區燦藝術中心“開張”。本次藝術節將以70後、80後等新銳藝術家的原創作品、以低價位的展賣形式給大眾提供撿到自己喜歡藝術品的良機。

郭其鵬《集結號系列》玻璃鋼烤漆

張帥《掙扎》玻璃鋼烤漆

撿漏藝術必將“破冰”

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打破藝術市場的僵局,“撿漏”藝術品正逢時機。正如藝術品收藏家徐政夫先生所言:“讓藝術走進生活,主要是要讓藝術面向大眾,讓藝術家與藏家面對面交流,讓價格與品質兼顧,讓年輕有潛力的藝術家有展覽的舞臺與機會,實在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又有創意的活動,也為藝術界帶來新機會。”

“撿漏”是一種可能成為傳奇故事的機會。在收藏行業裏所講的“撿漏”是以極低廉的價格買到較稀罕或較珍貴的藏品。“撿漏”的誘惑力在於低價收藏品所具有的潛在升值空間。這樣的利潤誘惑可能會成倍,也可能會成千萬倍的放大,甚至流傳成為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如常被人提起的一個“撿漏”故事是10年前一位美國商人以1.5萬美元買走了曾梵志的《面具系列No.6》。該買家從未想到此作品會在2008年的香港佳士得上拍出天價。無獨有偶,國外的當代藝術品也能“撿漏”。比如,著名的塗鴉藝術家班克斯就是從“買得起藝術節”上800英鎊的作品起家,到幾年後作品拍出55萬美元,增值百倍。

“這是一個機會!今年的‘撿漏’藝術節我們準確把握住了當下中國藝術市場的最新動態,將作品徵集重點放在了有潛力的藝術家身上。以大眾能接受的低價位銷售方式推出新銳藝術家的原創作品,這打破了當代藝術品與廣大藝術愛好者之間的市場屏障,同時,更是為大眾群體了解當代藝術、購買當代藝術品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策展人張穎誠懇並滿懷信心。

章華《講故事》玻璃鋼彩繪

王嘉《蘭條情人2》布面油畫

趙振岩《幻像》布面油畫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歐美藏家紛紛放貨套現 中國藏家是否抄底?
· 2006萬美元天價背後:油畫的草根江湖
· 系列專場拍賣是拉動藝術市場的“巧實力”
· 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回報率的投資機會
· 上海春季藝術沙龍:欲走平民化消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