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談者:余國樑、林似竹 地點:黃致陽工作室,中國北京 時間 :2013年9月15日 翻譯:邁涯
余 :我初步了解,您開始創作時腦中不必有圖像,卻是從一個系統,一種創作的過程和方式開始 構想您的創作的。
黃:包括我所有的作品,作為一個系統。我想透過生命的歷程來建構、發現、重構個人所謂的繪畫 或藝術的語言體系。為什麼要建構這個系統?我個人喜歡畫畫,那我必需找到適於自己表達的方式。 1985年大學二年級起,我便定下了一輩子的工作方向:從一點一滴開始累積自己的繪畫記號和符號, 探索自己所謂的空間 、圖式 、形式 ,無所不企及地跟外界 、社會 、環境對應的狀態下來完成這個事情 。
余:您提到記號、符號、空間、語言這些重要的概念,請您簡明地解釋一下它們各自的含義。
記號
黃 :無論東西方,從埃及的楔形文字,到中國的結繩記事和甲骨文,這些無非作為訊息的溝通、人 跟人之間想法的交流。除此以外,還有跟天地之間、鬼神之間的共鳴。這些都是記號、印記,通 過印記我們了解到製造者要傳達的資訊。所以我回到人類文明的初始,我從這最簡單、最原始的 行為開始。作為藝術家,我把它當作終生職業的開端。我最早的學生時代的作品就是在演練這些。 從 自 然 界 , 如 花 鳥 草 蟲 、 日 月 晨 昏 , 影 子 的 狀 態 、 樹 葉 的 狀 態 、 光 線 在 其 中 透 過( 的 狀 態 ), 在 自 然 空間中我可以感受到各類狀態,我得表達。表達需要通過方法和技術,這些方法和技術是在一個 混沌原初的狀態,完全捨棄既有的、學習過程的體系,不管是中國的水墨畫還是西方的繪畫。在我 創作的初始,我便捨棄這些東西。從小我學西畫,高中我在我們美術學校還是以油畫第三名的成績 畢業的。從九十歲到大學,我對東西方美術史形成了初步認識,並確定這就是我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我就歸零,回到一個最簡單的狀態,去探索我自己要的技術和語言。在這過程裏面才去言説我的 想法、我的心靈狀態、我的精神狀態。然後跟社會做一種共相,或者説一種對應。
符號
黃 :符號基本以西方記號學來講,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大家能辨別的訊息,稱為符碼化。我試圖 建構個人的符號。原始部落的民族中最早的藝術家是薩滿或巫師。從一個記號到符號,有一個外延意義的複雜過程和時間 , 這也是一個“ 積非成是 ” 的過程 。“ 非 ” 並不是“ 沒有 ” 或者“ 錯 ” 的意思 , 而是從不被認知的形體,通過不斷的重復演練,把訊息不斷地發射出去,到最終被人認知,那麼它就會形成一個符號系統。到今天為止,我的這些記號漸漸地形成了我個人的特殊符號。
余:通過約定,我們可以給一個符號賦予意義。那麼,可以説符號是一種記號嗎? 黃:用西方記號學中符碼化的過程來解釋。我畫一個簡單的塗鴉,沒有人認識,但是透過不斷的傳播人們可能接收。透過我的這些形式、語言、記號的不斷演練形成個人的符碼,通過圖像、繪畫和 空間與公眾産生共鳴而被欣賞,這是一個將記號符碼化的過程。
插圖1 千靈顯·遊聚 No.1305 墨 物彩 絹布 140cm×160cm 2013
余 :可以説符號是系統的一部分,它被賦予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意義 ;而記號僅是印記,沒有被賦 予約定俗成的意義。
林 :我懂了。比如我畫一個心形的圖案,這是一個記號。很多人看見這個心形的記號之後,便約 定這代表“心”的意思,那它就成為符號。
黃 :我所有的作品,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個在建構的過程。無論是黑白的《千靈顯》(插圖1)、 《Zoon——密視》(插圖 2)、《Zoon——北京生物》系列(插圖 3)或《座千峰》(插圖 4)都是演練中的記號。這些記號有它的線索,它的線索當然來源於某種共相,來源於某種既有符號的重組和建構, 但 最 終 變 為 我 個 人 的 記 號 。 這些訊息來源於傳統的符號世界 ,經過我的重組 、演練 ,變為我個人記號 。 但這些記號在重新組構的過程中,也會被慢慢認識,這是一個藝術家從個人的殊相、從個人的特殊 性中尋找共鳴性的過程。殊相,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説明個體特殊性與群體共鳴性之間的關係。
余 :殊相和共相在西方現代哲學中是一對非常重要的範疇。這在中國的儒、道、佛思想裏也同樣 重要。 黃:在佛家和道家裏,這是兩三千年的傳統。這是我個人繪畫系統、藝術系統中很重要的東西,就 這麼簡單的、小小的東西。
余 :西方哲學在 20 世紀終結為極端的不可知論。而中國哲學則始於極端的不可知論。因此,可 以用傳統中國的或者現代西方的思想、觀念來釋讀您的作品。實際上,您的作品融合了這兩種背 景、框架截然不同的思想。 黃:所謂共相,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共通性。這就解釋為什麼我從這種最原初的記號開始,作為 我從事藝術工作的切入點。
空間
余 :剛才我們談到空間。我們會説,宇宙存在於空間,在空間中形成 ;思想也是一種空間,或者 説思想創造出它自己的空間 ;對於藝術家來説,一張未被指染的紙是他/她可以在其上活動和創 作的空間。 黃:我們來談方法好了,因為藝術講求方法。這是一個共振與共鳴的行為,共振的磁場和氣場。人, 這個渺小的個體,在宇宙星球中去共振、共鳴,這是有磁場的,包括我們生活空間裏面的花鳥草蟲 這 些 生命 的 現 象 。( 藝 術 家)對應 這 三個 空間,這 樣 講就 把 藝 術 家講 得 很 偉 大了,實 際 上也 沒有這麼 嚴重。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可能還不止生存在這三個空間裏面,只是藝術家比如我個人,如何在這 個過程將我的思索,將這種共鳴的關係形式化,通過二維的繪畫或雕塑來表現出來。空間中無所 不在,有可見的、不可見的,有可觸及的、不可觸及的,還包括人類不斷製造出來的東西。我個人 採用的是很微觀的方法,通過剖析、解剖、撕裂,把東西掰開的方式來對應。但這也不是有計劃 性的行為。我們在這個空間裏生存、生活,肯定有很多對應的關係,作為一個畫者要傳達自己的某 些特殊的思維的時候,我會直觀地面對這個空白的空間,用點滴細微的筆觸慢慢地(把我的思維) 傳達出來。包括這些作品,最早也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