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nnales Japonaises記載,在日本K0-An朝代(西元前392 年),有一位名叫Mitsumi SuKum的畫家創辦了一所實用工藝 美術學校,命名Nuribe,或稱為Urushibe,即日本語中的漢字 “漆”字。西元前380年,在《Engishi-Ki》一書中記載了關於 赤漆和金漆的技術,80年後,又在《Utoubo Mongatori》一 書仲介紹了赤漆撒金和梨黃色漆的制法及鑲嵌螺鈿的技法。
西元615年,Kotoku創辦了一所學校,專門教授制漆技術,並開辦了一些生産漆器的專業工場,還推薦了廿余名畫家專門 從事磨漆藝術的研究。當時的政府規定了作者必須在作品上簽 名,以示尊重漆藝家的勞動。政府還立法規定:凡有土地者一 律在五年內種植漆樹10 一 50株,農民可以漆代替穀物向政府 納稅。
根據當時日本的一位皇后寫給宮內的保管官員Todaiji的一封 信,信中讚揚了一類名曰Goubma Shoun的著名漆器,包括 Sotooku皇帝的一個專用盛頭巾的漆盒,屬於一種黑漆底上繪 圖案的描金的漆製品。
到1308年,日本有一名叫Aton的傳教士被遣到中國,他攜帶有 日本最珍貴的漆工藝品。隨後,中國也派遣了一個團體去日本 研究制漆藝術和技巧。在中國明代,日本的用金方法如灑金、 描金和嵌金銀箔等方法得以在中國運用。1603—1868年是日本 最強盛的明治維新時代,也是日本漆藝發展的黃金時代。所有 的宮廷廟宇都用漆加以裝飾,而且漆藝的裝飾彩式得以運用到 磁器中去。因為當時也是日本陶瓷藝術盛行的時代,日本生産 的大量的漆器和實用美術品被出口到歐洲市場與中國的産品競 爭。日本的“浮世繪裝飾風格”曾一度風行歐洲,法國巴黎的 許多豪華住宅都以仿傚日本風為時尚。
中國和日本都是在髹漆藝術上有著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的國家。
印度
印度也可以生産一些實用工藝品如桌椅傢具等,及一些用漆裝 飾在木材上或裱糊在紙上的漆器用品。一些用漆畫的圖案如變 形的花草或狩獵的動物、景物等,都是最普遍的題材。
印度的旁遮普省(Punjab)最著名的是用紅色漆和紫色漆作漆 器,而在卡查米裏省(Cachemire)最著名的是在裱糊的紙上用 漆作畫,其形式好像畫在絲綢上的質感一樣,是一種別具特色 的産品。在卡內梅省(Karemel)生産一種印度全國出名的漆器, 是在一片翠綠的地底上用漆堆成花紋,然後在其上面貼金而 成。另外,在Coromandel沿海地區的雕漆製品也相當著名, 在一些磨光了的漆器上,按圖案紋樣刻凹在其平面上進行裝 飾。以後,通過中國和印度兩國通商交流,雕漆技術在中國得 到更高的發展,中國的雕漆産品通過印度市場流傳到歐洲。由 于中國的題材、圖案、構圖和色彩都非常豐富和飽滿,因此人 們以它在印度的出口地為名,稱中國雕漆為Coromandel。但 是談到雕漆的屏風,人們只知道中國的作品很獨到,要比印度 的好得多。
歐洲諸國
十八世紀開始,歐洲諸國對具有純粹東方特點和民族風格的繪 畫作品及工藝美術品非常喜愛,使歐洲諸國的藝術家們都希望去中國和日本研究漆器藝術和陶瓷藝術。1675年,法國傳教士從中國帶回了一些漆工藝品,這些漆器具有相當高難度的技 術,並證明了它們的堅實性。相傳在1875年,一艘由亞洲開往 法國的帆船觸礁沉沒,兩年後再被撈起,發現其中一些中國漆 器經海水浸泡後,仍不見有任何損壞。在法國,貴族Cafferje 宗族家的一些櫥櫃、床桌椅等傢具,己經運用了漆底上嵌銅鍍 金的裝飾方法。當時在歐洲使用的漆藝質料都是從印度或馬德 加斯加(Madagascar)販回的。在義大利也販賣過一些假 冒的漆器,他們用了一些其他塗料加入鬆軟的粉末,調配出一 些妖艷的色彩,根本沒有一點漆器的屬性和味道。當時中國的 漆器出口到歐洲諸國是很稀罕的,無法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 因此歐洲的一些國家就倣造中國漆器的模型,和中國的裝飾風 格,製作漆器帶到市場上去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