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抽象”開幕 探討抽象作為一種歷史敘事的可能

時間: 2016-11-07 23:15:16 | 來源: 藝術中國

首頁> 資訊> 展評

“永遠的抽象”新聞發佈會現場(左至右:策展人蘇偉,紅磚美術館館長及創始人閆士傑,學術總監夏彥國)

2016年11月06日,“永遠的抽象:消逝的整體與一種現代形式的顯現”展覽在紅磚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蘇偉和Sonja Lau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包括丁乙,埃烏琴·博巴,李津,劉鼎,K.M.馬克西莫夫,倪海峰,龐薰琹,三人聯合工作室(隋建國、展望、于凡),石振宇,湯集祥,余國宏,吳大羽,吳印鹹,謝南星,顏磊,張偉,莊言。

新聞發佈會上策展人蘇偉發言

紅磚美術館館長及創始人閆士傑發言

在新聞發佈會上,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蘇偉表示,這次展覽中的作品不僅僅圍繞傳統意義上對於“抽象”的理解,它試圖研究“抽象作為一種歷史敘事的潛能”,通過隱喻的方式去呈現對歷史的回顧和關聯性。紅磚美術館館長及創始人閆士傑亦認為,歷史需要不同時代的人從不同角度被觀看,不斷認知和理解。這個展覽由青年藝術家策劃,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希望探索出一種更好的方法論對歷史進行解讀。“很多時候,只有退後,才能找到更真實的昨天。身在其中,往往會有領悟的偏頗和局限而不能自拔,這個展覽試圖營造一個新的環境,把方法論置於其中,試圖突破和呈現歷史中更準確的真實。”

策展人蘇偉在展廳內進行導覽

第一展廳現場與《耕海》呼應的《人民日報》圖像作品

“永遠的抽象”分為兩個展廳。創作于1974年的畫作《耕海》運用45度角度俯瞰的視角構造畫面,前景中盤旋飛翔的海鷗和遠處小小的耕作機遙相呼應。作品創作于相對寬鬆的政治時刻,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理解這一與社會現實主義繪畫創作方法有所區別的視角選擇和畫面中顯得“抽象”的視覺元素。作品《耕海》出現于2號展廳,而在1號展廳中,展示了同時期來自於《人民畫報》(1971-1976年)上一些相似的圖像敘事,通過這種方法,使得人們更傾向於呈現圖像所處的歷史情境及其複雜的意識形態和美學來源。一方面,在這個基礎上,“抽象”一方面可以得到一種“具象的”歷史還原;另一方面,“抽象”也具有了超越於此時此地此國的力量,圖像中所隱喻的,就並不僅僅是一個特殊時期的藝術反應,它同時可以連接到更廣闊的和具有普世意義的,對意識形態、藝術與歷史組成的三維空間的討論。

由藝術家王魯炎提供的照片“勞申伯格的目光”

第二展廳中,照片“勞申伯格的目光”由藝術家王魯炎提供。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格1984年訪問北京的事件及其影響,一直在中國當代藝術史的敘述中被反覆提及。他參加了一次本地藝術家自發組織的聚會,這次聚會在一些藝術史的描述中與“’85新潮”聯繫在一起。這幅照片記錄了當時的情景,也容許觀眾可以重新進入這一歷史敘事之中。圖像中的資訊或許弱化了人們傳頌的歷史性相遇,而可以從中讀出一系列有別於戲劇化的、情節生動的藝術史典範的微敘事。勞申伯格只是匆匆一瞥,眼神溫和地站在中國藝術家畫作前,沒有什麼特意的態度,但也不是事不關己地打發人情,他就在那裏。鏡頭中的勞申伯格面前是藝術家王魯炎(“新刻度”小組成員)的側影,他們站立的體態的定格同樣可以視為一種具體的歷史資訊。兩種不一樣的目光投向不同方向,很難説清楚到底誰與誰擦肩而過。兩人在場景中的入位或失位,以及他們之間沒有透視感的間距,提供了一個閱讀作為一種抽象形式的歷史敘述之中真空和縫隙的機會。

展覽開幕現場

紅磚美術館館長及創始人閆士傑與藝術家李津

如果僅僅從一種現代主義美學形式的角度,在“抽象的”繪畫身上,我們看到地常常是填充滿國家與民族想像和私密情緒的指義空間,更看到挫敗者的身影。在1930年代以來形成的革命意識形態和1950年以來以強制性的現實主義為特徵的美學意識形態這兩個同構的框架的陰影下,“抽象”藝術更像是一個“在場的缺席者”,它如同“襯影”一般與之共同經歷了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歷史,卻沒有將自身的政治能量和建構歷史的潛力,以及最終,自身固有的感性能量和長久以來無法公開表達的意趣內涵,放置於這一歷史進程的核心之中。我們感知為“抽象”的那種事物,正是在這種受到壓抑、斷裂、失去敘述基礎、成為陰影中的一部分的情境中,從一種以畫面為核心的美學形式演變為一種“抽象”的結構。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劉鼎作品前

在今天的當代藝術領域,在缺乏對歷史語境關聯的正視的情況下,作為畫面的“抽象”藝術和作為形態的“抽象”藝術似乎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時期。“抽象”正因其無所指的外觀獲得了政治上的肯定。正如我們都能感受到的,一種以經濟為唯一載體、帶著虛無主義特徵的價值傾向,正在權威力量的引領下瀰漫在整個文化和政治這兩個在此時此地仍舊不可分割的領域之中。如果去做一種至上主義的畫面聯想,這一價值空間本身就符合一種完全“抽象”的結構:經濟作為唯一原則而無所不在,價值的最終歸宿是失去時空感的自我指涉。很大程度上,政治層面自我指涉的真空編配了藝術創作的空間。

新聞發佈會現場

李津作品前駐足的觀眾

基於對歷史和當下中這一“抽象”結構的警覺,我們大膽推測,藝術“抽象”這一典範的歷史,並非只是這個美學門類自身的歷史可以盡述的。“永遠的抽象”指向的是一種從未消失的歷史劇情:抽象的方式在政治領域和藝術領域來回穿梭,在對立面寄生,以及相互適應地運動。由於時空錯位所帶來的歷史經驗和美學思考的位差,民族的美學傳統和現代主義的移植經驗並不作為這一敘述的主要內容出現。伴隨這一敘述,我們更傾向於激化那種模糊掉歷史時空轉換的、在歷史和當下中並存的權威整體的消逝。“永遠的抽象”戲倣的是一種複雜的、受到絕對性和權威主義影響的“永恒”的時間態度,它是對“抽象”這一現代現象無時不在的指認,一種在歷史時空變換時産生的質疑,但同時,它也是一種自我嘲諷和肯定。展覽將在對圖像的隱喻進行解讀的基礎上,運用“持續”和重復兩條主線,激發藝術創作中那些值得玩味的變形、滲透和挪移以及權威的整體敘述裏難以企及的慾望的顯現。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出至2017年02月19日。

展覽現場

“永遠的抽象:消逝的整體與一種現代形式的顯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