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畫家姬子個展上海外灘二十二號藝術中心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6 09:36:3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合影(右一為策展人梁勤、右二昊美術館館長尹在甲、左三上海外灘22號藝術中心總監張婷)

2013年11月2日,在上海外灘22號藝術中心開館一週年之際,迎來了老畫家姬子先生的個展隆重開幕。姬子先生從事繪畫藝術創作五十多年,常年生活在北方燕山腳下,不斷追求藝術的變革和探索,特別是在中國水墨藝術語言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就。其作品在五年前甫一展示,即獲得國內外藝術界的高度讚譽和首肯,被看作是中國畫的創新力作,其筆法、其圖式、其理念為藝術研究者肯定有加,認為是對中國畫的當代推進。

來賓合影(右三上海當代藝術館館長龔光明)

在這次個展開幕上,畫家還特別展示了1994年創作的一幅長卷的高倣版,有12米之長,令觀者嘆為止,而原作有40米長,這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有觀者譽之為“驚天之作”。此前,這幅長卷得到了觀覽過的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是中國繪畫傳續相承的一種當代轉換。

觀眾觀看姬子長卷作品

本次展覽是姬子先生在上海的第一次個展,展示了畫家2013年的新作品20余幅,作品氣象恢弘、筆意恣肆,境界高邁、縱橫時空。畫家巧用水墨、色彩,融為新體,筆墨深厚,氣韻傳神;色彩變幻潤澤,層層暈染皴擦,將彩墨的運筆運勢發揮到極致,為畫家這批新作品的一大特色和創新。中國繪畫講究墨的運用,可分五色,講究乾濕濃淡、筆意暢達,而彩墨如何運如水墨,則為現代中國畫的一大追求,甚至在20世紀50年代一度將中國畫稱為“彩墨畫”,就是為了加強色彩在中國畫中的地位和價值,但如何用好、如何昇華到現代的視知覺高度,則一直為不同畫家所探索。姬子的這批新作可以説是彩墨的一大進展。

觀眾觀看姬子長卷作品

姬子積年累月、沉潛在繪畫藝術的創新上,希求在文化的脈絡上追溯自身的繪畫的現代意義,同時與文化相合、與時代相契。姬子取用經典,轉為當下;不拘陳法,而自出樞機;他既沉思當世諸多藝術類型,又孤心於獨立的形象語言探索,既不拘泥于任何的繪畫系統,但又將繪畫視為最為本質的存在。姬子的繪畫藝術著力於感悟通達的視覺,又追求形象的大筆跡化;它起筆立勢,凜冽崇高,追求的是蒼茫浩然之氣的再現,是以純粹的心象體悟來抵達彼岸的真實。

為觀眾簽名畫冊

姬子的首次上海個展隆重開幕,迎來上海各界嘉賓200余人出席,有昊美術館館長尹在甲、上海當代藝術館館長龔光明、著名藝術家蔡廣斌、王煜宏、金陽平、于幸澤等、《藝術當代》策展人白家峰、上海現代多倫美術館策展人馬艷、上海藝術門策展人夏青勇、奧地利策展人殷歌麗、著名鋼琴演奏家孔祥東以及藝術基金機構邱曉坤、收藏家金恂華等。姬子個展主辦方外灘二十二號藝術中心, 位於黃浦江畔的外灘藝術區, 是一家展示推廣中外當代藝術的專業機構。在以歷史文化遺産為依託的建築叢林中, 該中心綜合藝術展示、學術交流、收藏鑒賞和藝術品投資諮詢,通過架上繪畫、雕塑、攝影、裝置等多元化的形式,探討和傳播藝術的原貌。他們在代理與中國文化淵源頗深的西方藝術大師作品之外,特別關注前衛且融合中國文化特色的本土藝術新秀,從跨文化性的藝術交流背後, 探索具有時代感和國際性的藝術新語言。該中心自2011年創立至今,已成功舉辦藝術活動多次,如佳士得上海首次拍賣會嘉賓晚會等,逐步在滬上藝術界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觀眾觀看作品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