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情感大師威爾第”走進國博 珍貴手稿首離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6 10:21:08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一場別致的安德烈·格裏米內利長笛音樂會,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展現了威爾第作品廣泛的包容性——不論劇場、歌唱或是樂隊,都可以完美呈現,由此也拉開了“創建真實:人類情感大師威爾第”專題展覽的大幕。該展9月17日起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並將持續至11月15日。

今年是享譽世界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誕生200週年。自1813年10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布塞多省的隆勾勒市,到1901年1月27日曲終人散,威爾第在世界音樂史上為自己同時也為全人類譜寫下了不朽的精彩旋律。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威爾第改寫了歌劇的歷史。正如他所言:“大家都對一大堆所謂的古典音樂厭倦致死,區別在於我厭倦了就説,其他人卻裝作為了根本不存在的美激動得發狂。 ”

威爾第一生創作了26部歌劇, 80歲依然在進行藝術創作;他譜寫的咏嘆調《飛吧,讓理想乘上金色的翅膀》早已被譽為義大利的第二國歌。他是義大利民族的精神代表,他的名字被視為國家統一的象徵。從《納布科》到《阿依達》 ,從《茶花女》到《奧賽羅》 ,從《遊吟詩人》到《法爾斯塔夫》 ……威爾第用他的音樂激勵著一代代人們,同時以他那獨特的藝術手法、飽滿的創作熱情以及高尚的愛國情操感染著整個世界。

此次展覽不僅提供給中國觀眾一個全方位呈現這位作曲大師傳奇一生的機會,還帶領觀眾走近威爾第的生活。除珍貴的音視頻影像資料和許多歌劇首演時的海報與觀眾見面之外,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納布科》中的著名唱段、享譽世界的咏嘆調《飛吧,讓理想乘上金色的翅膀》珍貴的譜曲手稿有史以來第一次離開義大利。“左邊是曲譜,右邊是臺本,這句話就在第四行,下方還有威爾第的簽名,是他1848年創作的” ,義大利裏科音樂出版社檔案館副館長萊達驕傲地説,在義大利,這件手稿也不是隨時可以欣賞到的,每兩年展出一次,每次最多3個月。仔細觀察,可以在其左下方看到一個小小的白色邊角,這是2012年進行修復和加固時留下的痕跡,據説工作人員還對紙張進行了清理和墨水的去酸化處理。

在2010年10月,中意兩國文化部部長在羅馬簽署了《關於促進文化遺産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中意兩國在對方國家級博物館互設5年常設展廳,用於展示反映對方國家文明發展和藝術創造的文物精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的這個800平方米的空間中, 2012年曾舉辦過“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 ,引起熱烈反響,羅馬與巴洛克特展隨後也將呈現給廣大藝術愛好者。而此次同時展出的還有舞臺布景道具和創作稿、由義大利著名攝影師吉裏拍攝的照片、阿曼多·戴斯塔以威爾第和加裏波第為主角設計的開胃酒海報、拜倫和曼佐尼作品的草稿等,配合迴圈播放的義大利風格背景音樂,展廳頂部還投射有部分義大利劇院的圖片。

作為展覽的合作方,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提供了有關威爾第作品的珍貴影像史料, 21個影像視頻以畫框形式播放威爾第的主要作品,每個影像對應義大利語的一個字母,同時也與威爾第作品的首字母或其中一個字母相呼應, 21部咏嘆調和合唱作品、交響曲,仿佛21幅特殊的19世紀油畫,觀眾可以通過耳機真切感受音樂表達出的人類情感,了解藝術家的生平與藝術,及對所處時代的詮釋和後世對他作品的理解,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200年。而在中央圓廳還設置了多個觸摸屏,包括義大利大百科全書中的相關介紹和作家保羅·諾裏的獨白,觀眾可以一邊閱讀歌劇《法爾斯塔夫》片斷的樂譜手稿,一邊享受託斯卡尼尼、卡拉揚和賽拉芬等指揮大師對該樂曲的演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