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老人與孩子的藝術邂逅
緩緩踱步、佇立凝視、懶洋洋發呆……春光一天暖似一天,人們的“文藝細胞”也漸漸活躍起來。中國國家博物館恢弘的建築、飄香的咖啡,頗具來頭的海外特展被眾文藝粉絲齊齊打上五顆星,獨具中華氣韻的藝術瑰寶只待人用心品鑒發掘它的美。或約上三五好友,或隻身享受靜謐時光,在這裡就算“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乏味。
倫勃朗、凡·高、莫奈……
“大都會”濃縮在身邊
巨幅海報前,乳白色的高大廊柱被燈光映襯著,除了沒有層層臺階,“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入口處,佈置得與真正的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頗為神似。
飛赴紐約、欣賞“大都會”300萬件藏品,對很多人而言或許十分遙遠。而國家博物館為中國觀眾“量身定制”的“道法自然”特展,猶如將濃縮了的“大都會”搬到市民身邊。倫勃朗、凡·高、莫奈、雷諾阿……藝術大師珍品齊聚,展現了4000年來西方“道法自然”的藝術成就。漫步於此,一天之內即可領略殿堂級博物館的精髓。
熱心人如約講畫
引眾參觀者“追隨”
“凡·高常用筆短促,像擠牙膏一樣,一點點增添色彩,你看這棵樹……”昨天上午,在凡·高臨摹米勒的作品《人生第一步》畫作前,一位老先生正細細地給一個梳著馬尾辮的女孩講解著。而他們身邊,聚集了不下30位參觀者,站得稍遠的還會踮起腳來探頭側耳。一幅畫講完,人群跟隨著老先生和女孩緩緩移動到下幅畫前,大家就這麼一路“追隨”著他們,饒有興味地邊看畫,邊聆聽老先生的講解。
記者趁著再次“轉移”的間隙上前詢問得知,女孩叫王若桐,在師大附中讀高一,她與老先生其實只有一面之緣。“學校老師推薦了這個展覽,孩子雖然不是學美術的,但對繪畫很感興趣,之前已經來過一次了。”若桐的父親告訴記者,“這位先生姓楊,上次來碰到他在給別人講,但已經快結束了,孩子沒聽到多少,他們就約了這周再來。”
楊先生如約來給小若桐講畫,深入淺出的講解迅速吸引了一旁的參觀者,人就越圍越多了。記者“插空”問了一下楊先生,他説自己不是搞美術的,也不會畫畫,更不是這個展覽的掛牌義務講解員,就是平時熱愛藝術,出於自己的興趣。“從10點開始講的”,若桐父親看看表,“都兩個多小時了,很感謝他。”
一個一個小人看過去,
想像當時的場景,特別有意思
乾隆南巡、聊齋圖説……
那份精緻縈繞心間
乘坐電梯上至頂層,進入“中國古代經典繪畫作品展”,兩組獨具特色的藝術瑰寶——《乾隆南巡圖卷》與《聊齋圖説》圖冊便呈現在眼前。它們同屬極為精緻的工筆畫,顏色乾淨、線條整齊。展廳雖然不大,但細細看完還是需要不少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