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之世界的聲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5 12:40:29 | 文章來源: ARTBANK

    Massimiliano Gioni = M

  記者:可否説一説你此次策劃“廣博的宮殿”主題展是怎麼構思的?

  M:與往年不同的是,這屆雙年展開放地吸收了如作家、思想家等一般不被視作藝術家的作品。20世紀初的作品也會包括在內。我的目標是強調一下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的威尼斯雙年展的傳統和典型氛圍:雙年展不是展示新作品的地方,而是把新作品放進一種更廣博的語境中。也許是因為我是威尼斯雙年展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個藝術家,我覺得我的責任遠高於同齡策展人的工作。我想使藝術和其他形式的自我表達的關係更密切,也把“藝術是了解現實世界的一個基礎工具”這一觀念傳達給觀眾。我認為當代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的一部分。

  記者:為什麼你選擇了中國藝術家郭鳳怡、闞萱和林穴的作品進入主題展?

  M:我有機會在廣州看到郭鳳怡的作品,之後就非常喜歡。她的作品展現的是宇宙學,但其中有很多被藝術家解釋為自畫像:自我和世界的重合是此次展覽的重心。最近展出的闞萱的作品是一種對中國的過去和現在的探索。像是一個個人的地圖,一部公路片和一次歷史探索,所以這件作品完美的與這次展覽的主題對接。關於林穴,我非常欣賞他的畫,和他要用幾乎像顯微鏡放大圖一樣的方法觀察自然。他和郭鳳怡的主旨相差不大,他們的這種堅持使得其作品非常特別。

  記者:藝術家名單中並沒有多少來自亞洲的藝術家,那麼你對亞洲藝術,尤其是中國藝術是怎麼看的?

  M:我從不喜歡以國籍來論藝術家:藝術是個複雜的東西,也更能使國籍變得透明。很明顯,在數十年間,中國變得更強壯了,很多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找到了他們的位置。我仍清楚的記得在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上,西方藝術世界遇到了中國的藝術, 併為之震驚。 到1999年哈羅德·史澤曼策劃的那一屆,這種震驚更加強烈。從那時開始,中國,和亞洲的當代藝術體系神奇般地向一個更好的方向開始發展。我認為香港不僅對中國,還是對全球來説都是一個推進性的藝術中心。

  記者:你認為這次威尼斯雙年展中不能缺少的一件作品是什麼?

  M:這是一個很大的展覽,尤其是當你要求我把主題展和我參與的國家館綜合起來,所以我不能簡單地説一件。在主題展中我想應該是榮格寫了 15 年的《紅書》,這也是你將會看到的第一件展品。馬利諾·奧裏蒂的作品“廣博的宮殿”是整個主題的來源。對於國家館,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傑裏米·戴勒的作品了。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