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北京4條地鐵新線墻面公共藝術品安裝完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8 12:50:02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翠柏、蒼松、湖面、白塔,不用去北海,乘客在地鐵站裏就能領略到“瓊島春陰”的風景。目前,即將年底通車的地鐵6號線一期、8號線二期南段、9號線北段、10號線二期中的33個站的50幅公共藝術品陸續安裝完畢。

120個方案選出58件作品

地鐵站和藝術品如何聯繫起來,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規劃部部長陳曦介紹,自北京地鐵5號線開始,車站公共環境藝術得到高度重視。5號線雍和宮等5個站的藝術品規模約300萬元。“藝術品是車站公共環境藝術的點睛之筆。”他稱。

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于化雲介紹,針對年底即將開通的四條新線,中央美院、中國壁畫學會等單位共提交了120余件設計方案,最後確定58件,分別安裝在四條新線的38個站,其中,6號線一期14個站、概算1466萬元;8號線南段和9號線北段9個站、概算1207萬元;10號線二期15個站、概算1209萬元。

于化雲介紹,截至目前,四條新線33個站的50幅藝術品已全部完成。剩餘5個站的8幅藝術品將配合站點通車情況,安排建設。

4條新線藝術品“空前”

于化雲稱,今年北京地鐵這四條新線藝術品的規模是“空前”的,他表示,首先是數量多,是北京地鐵建設以來規劃建設公共藝術品最多、最集中的一次。其次內容突出京文化,製作工藝豐富,有陶瓷、大漆、玻璃等傳統工藝,也有彩石鑲嵌等現代工藝。此外,參與創作的藝術家有50余位,數量很多。

陳曦介紹,比如説6號線一期,全線共20個站,就有16個藝術車站、4個藝術品重點站,6號線一期作為一條東西走向的軸線串聯了北京城市特色文化。據了解,6號線一期每一站的藝術品風格迥異,西段蘊含著休閒生活文化、中段體現皇家園林風範,而東段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

石材拼接皇家園林

在六號線一期北海北站,一幅3.6米高、30米長的“北海春蔭”圖徐徐展開,這幅皇家園林圖是由不同的石材拼接而成,九龍壁、小西天,湖光塔影、亭臺樓閣,北海的景象躍然畫上。

創作者孫滔介紹,整幅畫共用了144塊、50余種不同的石材,這些石材包括漢白玉、青玉等,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國內十多個地區。把石材一塊塊切割、打磨再膠粘,整幅畫從構思到製作花了1年時間,造價約80萬。“用石材拼接的方式創作的壁畫,這在北京還是第一幅。”他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