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以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的“‘黑白東西’——朱乃正藝術思行研究展”媒體群訪在中央美院美術館貴賓廳舉行。多家媒體在此次招待會中主要圍繞朱乃正老師以及展覽策展人曹星原女士,對12月15日即將舉辦的“黑白東西”展覽進行提問並得到了兩位老師的詳細解答。
首先,主持此次群訪的唐斌副館長對展覽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認為朱老師長達60年的藝術道路探索,對中國油畫的發展具有突出貢獻,從所選作品來看,儘管“黑白東西”並不是一個回顧展,卻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朱老師在創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朱老師針對這些問題的實踐,這些被提出的問題乃是展覽的關鍵所在。
本次展覽策展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係教授曹星原老師認為,油畫在中國發展了近百年,“油畫民族化”等問題至今仍被爭論,而朱乃正老師則另辟蹊徑,從書法、水墨以及油畫入手進行多方位創作。在她看來,儘管現在很多中國畫已經不再是傳統文人畫,朱老師由於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明顯的傳統審美語言變化,他的藝術語言帶有傳統文人精神。
在兩位老師的短暫展覽介紹後,進入到媒體提問環節。
問題一:中西藝術經驗在朱乃正先生這裡是如何被調和的?
朱乃正:儘管這一問題很難回答,卻非常有必要對其進行討論。對我自己而言,在青海的時期最為考驗人,青海生活艱苦,但我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與思考,因此在回到美院後,對中國油畫的發展方向有自己獨到的認識。我認為書法與水墨是與中國油畫相通的媒介。
曹星原:中國現代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是完全不同的兩條邏輯,西方的現代藝術是建立在擁有斷裂語言的“古代”之上的。而中國自先秦以來就一直有著固定持續發展的語言,包括藝術語言。所以儘管現在中國繪畫呈現出一種多樣化面貌,它仍要尋求自己的定位,不能一味的追求與西方融合。遺憾的是,一直以來,都沒有理論家對中國繪畫中書法進行系統性研究,這是未來值得我們討論的。
問題二:朱先生與曹老師是否給予中國當代油畫及油畫教育一些建議?
朱乃正:80年代以後,市場敞開,油畫發展已不可捉摸。大部分藝術家在追名求利,另一部分則能保持自我,所以在中國油畫已經走完西方形式語言的背景下,當下畫家要受到一系列考驗。至於藝術教育,我們期待著藝術教育體系從西方的變成中國的,讓學生保持自身的獨立性,當然這是國家文化戰略問題。
曹星原:現在的中國藝術界所尋求的是西方藝術界的肯定,所以油畫發展步履維艱。中國藝術家應當關注自己的作品,擺脫上述的狀況。
問題三:“黑白”在中國畫以及西方素描中都是構成色彩的主要部分,朱先生是怎麼看待“黑白”在自己作品中的表現的?
朱乃正:兩者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西方素描講究的是一套固定模式,強調表現效果,只有在掌握技法的基礎上才能繼續自己的藝術創作。而水墨則是活的,它不是禁錮在框架之中的。我的作品中素描與水墨是相關的,這種關聯性在經過探索後逐漸融合在一起。
問題四:朱先生怎麼看待藝術家在創作中對以往作品的重復和創新?
朱乃正:沒有藝術家會在沒有重復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重復是一種積累,可以推進作品走向成熟。但沒有絲毫變化的重復就是在消磨藝術家自己的藝術生命。藝術不能模式化,這就要求藝術家自己的調節以及判斷。
問題五:今天中國傳統水墨的許多作品看上去像油畫,朱先生對這種現象如何看待?
朱乃正:産生這種現象很正常,這是中國進入80年代以來主流藝術不斷分化的結果,發展至今,傳統、現代、當代的作品都在市場上流通。嚴格來説,你説的那種並不是中國畫,我自己的也不是,這些只是水墨畫,採用了傳統材料。至於這些作品在未來的價值,歷史自有説法。
最後,唐斌副館長對此次發佈會進行了簡略總結。他對朱老師回答中的“沒有什麼可以擋住我的眼睛,沒有誰那麼可以阻止我思想”非常感慨,認為這既是朱老師自己的經驗,同時也是對青年藝術家們的忠告。同時,“黑白”是中國繪畫中不可缺失的兩部分,“東西”則既有物質性又有精神性涵蓋其中。因此此次展覽不止是一個小型的研究性個展,它的內部包涵有極大的內容。在本月15日展覽開幕後,這一內容便能在“黑白東西”展中被更直觀的感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