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傅抱石之女畫不出跪求父親給靈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8 10:36:01 | 文章來源: 揚子晚報

傅抱石傅益瑤父女。

傅益瑤在新作《虢國夫人出遊圖》前。馮秋紅 攝

眼前的傅益瑤,身姿柔軟,風情搖曳,又不失爽朗率真,歲月似乎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滄桑的痕跡。這位聲名播及中日兩國的著名畫家、國畫大師傅抱石之女,近日再次回到故土南京。昨日與記者晤談,她向我們展示了她剛完成的新作《虢國夫人出遊圖》和在日本完成的巨制《佛教東漸圖》的縮印長卷,功力精進令人驚訝,她更披露不少鮮為人知的軼事,言談之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兩個字:“爸爸”。

亞明曾誇她:“母雞可能會打鳴”

作為傅抱石的女兒,人們會覺得子承父業是順理成章的,但事實是傅益瑤小時候並不喜歡畫畫。她説,她喜歡坐在父親旁邊看父親畫畫。她依然清晰的記得父親作畫時的樣子:父親鼻子呼呼地喘著氣,畫了一會停下來,和她説一些作畫時的心得體會。每當那個時候她就會很開心,她覺得她有一種被在乎的感覺,她幽默地稱其為“得寵感”。她似乎記得父親説過的每一句話,比如“用了的筆一定要馬上洗乾淨”。就這樣,在父親的身邊慢慢長大,這種看父親畫畫的習慣和愛好漸漸成了不可或缺的孺慕之情。

雖然不愛畫畫,但她卻敢在父親的未完之作上添添涂涂,父親於是曾嗔怪她:這個崽子膽子大。父親突然去世後,她大學畢業被分配到蘇北鄉下。傅益瑤常常在夜晚對著父親畫作的印刷品發呆,她很孤獨,想念父親的音容笑貌。為了安慰心靈,她就開始臨摹父親的畫。據她回憶,當時沒有宣紙,所以就用毛邊紙來畫。昏暗的油燈之下,搬一張小桌子,想著父親落筆時的神情,她開始臨摹畫畫了。漸漸地,這種懷念父親和安慰自己的臨摹讓她慢慢喜歡上了畫畫。亞明有次看到她的畫,禁不住跟她母親誇獎道:你們家這只小母雞,説不定會打鳴!

聽了饒宗頤的點撥,她決定暫時忘掉父筆

那時,郭沫若看到她的畫,很欣賞她,想調她到北京故宮工作,卻因政治問題等種種原因,終於未能成行。她回到了南京,在文保會工作。文保會的領導讓她倣一張父親的“江山如此多嬌”。只有到了要模倣如此宏大題材的時候,她才發現:“原來,模倣是個非常艱難的事情”,她“完全畫不出來,不知如何落筆”。磕磕巴巴勉強交稿後,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爸爸的技法全部融通。

1979年,在母親的鼓勵和多方努力下,傅益瑤赴日留學。之所以選擇日本,她説這也是父親的影響,因為父親曾不止一次地和她説,中國古代文化、盛唐文化的許多東西保存在日本,在日本更容易找到盛唐風韻。於是,在父親曾經求學的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她踏著父親的足跡真正開始了她的美術人生。

她臨摹父親的畫作,臨摹得越來越逼真,越來越難辨真假,但一離開父親的原畫,她竟畫不出來了,她畫不出自己的東西。她想起父親經常念叨的一句古訓:嫻古人之技法,富胸中之丘壑。但真正讓她大受啟發的是有次日本辦“中國八大遺珍展”,她碰到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教授。他説,你承繼父親,不能先做鞋再長腳,鞋子先做了,你腳還沒長大,怎麼行?又説:中國畫最重要是線條,你父親能融匯古今,是因為他的線條功夫極好,才能把這一幅作品的氣象給統起來。

她看到“中國八大遺珍展”上郭熙的畫,那只小船那片帆,一筆下去,那種輕盈飄在水上的感覺就出來了,線條本身的力量就把畫撐起來了。她茅塞頓開,知道為什麼越臨父親,卻越沒有自己,於是決定暫時忘掉父筆,開始走自己的路。

張大千告誡她:千萬別離開你父親

那時候,有很多香港台灣的畫商想用重金讓她倣畫傅抱石的畫,但都被她拒絕,她説她只想畫自己的真畫,不畫父親的假畫。

她開始瘋狂作畫,“所有線條都沒有我爸爸的影子”,她出了一本畫集《線的讚歌》,都是金絲銀鉤的中空外直的線條。母親卻擔憂地對她説:“你千萬別這樣畫,這些線條都跟黃豆芽似的”。

她聽不進去,直到有朋友把她的畫拿到張大千那兒。張大千託人捎話給她:“你去告訴傅小姐,千萬別離開她父親,她父親是一輩子學不完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她發現:很多畫是純粹線條完成不了的。於是,她又回過頭來“研究爸爸”,“一點一點去感受他,讀書讀畫太重要了”。到後來,父親的每張畫,包括題款,她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來。

她的畫作中,也開始越來越多融通父親的東西。有的時候,一張畫到深夜也熬不出來,她就跪在地上求爸爸給予靈感。説來也奇,沒有多久她就會看到畫上缺個什麼,“一補起來,畫就連起來了”。她恍如還聽到父親指點這個裙帶應該這樣畫,這裡應該這樣處理,“其實,都是早年的記憶,被喚醒了”。

從當年每天臨父親畫作,到20年不去臨,再到現在的“師其心不師其跡”,傅益瑤越來越得畫之精髓,譬如父親曾言“把染當成用筆,把用筆當成染”、“水墨畫不能用粉,不能污”等等,她都深得妙意。

最近回南京,她特意臨摹了父親的一套“唐人詩意圖”,共12幀,這套倣父之作,深得父親的筆墨情趣,又有自己的秀麗清新,“就像是跟父親重相會一樣”,中國繪畫的傳統和精神,就是在這種模倣形式中得以薪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