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陳丹青老師木心先生追思會今日舉行(組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26 08:38:24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木心先生寓所靈堂





木心遺體告別儀式現場



捧著木心的骨灰進門,丹青重重地説,回來了!



今天,是木心先生和我們告別的日子。

2011年12月21日淩晨3時,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先生在故鄉烏鎮逝世,享年84歲。今天上午,木心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將在桐鄉殯儀館舉行。而他去世當天成立的治喪委員會成員包括了陳丹青、小寶、梁文道、蔡康永、駱以軍、孫鬱等文化界名人。

木心是華人文化界的一位傳奇大師,但我們與他的相遇卻是那麼晚。2006年,木心的第一部簡體中文版作品《哥倫比亞的倒影》出版,文字的意境與魅力瞬間傾倒眾多讀者,正如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所説:“雖然姍姍來遲,畢竟還是來了。”有人説,木心就是金庸小説裏的風清揚,隱遁世外,倒是有一個令狐衝一般的徒弟(陳丹青)。所以,對於多數人而言,他的名字不及其弟子陳丹青為眾人所知,以致在他去世當天,微網志上雖有眾多人寫下悲痛和傷感,但還是另有一些人在小心翼翼地詢問:“木心是誰?”

他是魯迅、茅盾的同鄉,陳丹青説:“木心是我們時代唯一完整銜接了古典漢語傳統和五四文化傳統的作家。”作為作家,木心在他的文化命脈中,一直是與中國和世界文學相交集的,他學貫中西,內心柔軟,隨手寫的話語,能直指人心,叫人恍然頓悟。文字深邃,又回味無窮。木心是詩人,他依據《詩經》,加入現代內容寫成《詩經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木心也寫小説,他的短篇小説更接近於西方現代主義小説,可是在裏面更能看到詩和散文的行蹤,各類現代主義小説技巧穿插于小説片段之中,也有幾篇如《七日之糧》《大宋母儀》完全是中國傳統白話文小説。而作為畫家,木心成為20世紀國畫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館收藏作品的畫家。

很多人説,木心是被遺忘了的“文學魯濱遜”,可木心説:“如欲相見,我恐已在所有悲欣交集處。”他的內心和他的文字一樣寧靜坦然。儘管很多讀者期待的《木心文集》是否會很快問世目前尚未確定,但木心留下了那些屬於舒緩歲月的文字和智慧,在快節奏的當下,也讓我們的內心安然而平靜。

木心追思會現場



下午2點30分,木心先生追思會即將舉行,木心先生學生陳丹青,木心先生親屬,及來自全國各地讀者,以及烏鎮陳向宏先生等參加了追思會。

■他們眼中的木心

著名畫家陳丹青:我只是他的學生,不是一位有資格評價文學的人。而向大家介紹先生,我哪做得到像他的文字那樣精確而恰如其分。人不能單憑一篇文章認識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這樣豐富、深沉而多變的作者;然而有時一段詞語、一句話,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這樣的作家。

著名作家陳村:詩文畫三絕,當今又有幾人?《上海賦》是他寫老上海的絕唱。他的特立獨行更是令我欽敬。

劇作家寧財神:隱者木心,對於自己和別人的軟弱則選取了“善待”的方式,小心回避著,言談之中只傳達這個世界的美和善。

主持人梁文道:讀書是很奇妙的事,偶爾會出現一些重新被發掘出來的作家讓你非常驚訝:居然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作家,文章寫得這麼好,怎麼過去大家沒注意到?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劉瑞琳:木心先生是那樣地看重他的讀者,始終不肯以流俗的方式出來和讀者見面。先生曾對我説過他要寫一本書,名字叫《讀者》,也許他已經寫了四十年,可還沒有寫完,他就走了,只留下了——讀者。

■木心代表作

《哥倫比亞的倒影》

該書是木心的第一部簡體中文版作品,內中選編《九月初九》《哥倫比亞的倒影》《上海賦》等最能表現木心行文風格的13篇散文。

《瓊美卡隨想錄》

輯錄散文46篇。在書中,讀者可以一如既往地體會木心行文“豐沛而嫺熟”的技巧,他“善用漢賦般的奇字”以及“在別人説不下去的地方説出別開生面”的語言特色。

《溫莎墓園日記》

該書是木心的小説選集。《美國喜劇》《一車十八人》《夏明珠》《兩個小人在打架》《SOS》《完美的女友》《七日之糧》《芳芳No.4》《魔輪》等,每一篇都在嘗試新的視角,文風流動著魯迅和張愛玲式的氣息,裏面的大多小説通篇是民國體。

■木心的話

從明亮處想,死,是不再疲勞的意思。

□我曾見的生命,都只是行過,無所謂完成。

□從前的那個我,如果來找現在的我,會得到很好的款待。

□像火車鐵軌邊的蔓草那樣的一生啊。

□滿街的人來來往往,她信口嘆問:“生命是什麼呵?”我脫口答道:“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生在任何時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時代,也不要怪我。

□有些事我樂觀其成,有些事我樂觀其不成。

□那種吃苦也像享樂的歲月,便叫青春。

竹秀

莫幹山的竹林,高接浮雲,密得不能進去踱步。使我詫異的是竹林裏極為乾淨,終年無人打掃,卻像日日有人潔除;為什麼,什麼意思呢,神聖之感在我心中升起……繼而淡然惋惜了——那山上的居民,山下來的商客,為的是吃筍,買賣筍幹,箬葉可製鞋底,斫伐以築屋搭棚,劈削而做種種篾器,當竹子值錢時,功能即奴性。生活,是安於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織。更有畫竹,咏竹,用竹為擔,為篙,為鬥械,為刑具——都已必不可少,都已可笑,都已寂寞。

——摘自《哥倫比亞的倒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