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西繪畫
西方美術“以真為美”
中國美術“以美為真”
楊曉陽説,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與藝術的民族,有據可查的繪畫創作上溯8000年前。中國美術傳統系統完備,境界高遠,“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繪畫形態可比”。從“形”和神”兩個層次上講,西方在“形”上較勝,而中國在“神”上佔優。但中國繪畫關注的“道”、“教”、“無”這樣的哲學思想,卻是西方繪畫中沒有的。中國的這種美術觀念,強調從整體上解決問題,而且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形成。西方到了18世紀以後,傳統的習慣於“一分為二”地看待世界的哲學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開始走向多元化,影響到美術的多元。但仍感欠缺整體觀,於是每個藝術家都強調個性,各自抓住細節,個人主義和個人價值判斷成為創作的核心。這就産生了一個“好作品”與“不好作品”的問題,“不好”的,或者説過於“自私”的作品往往引發反感。而在中國,太“自私”的東西是留不下來的。可以説,西方美術是“以真為美”,而中國美術則是“以美為真”,重視人與社會、自然的關係,強調藝術創作要合社會的根本需要。危害社會、破壞自然的創作被視為小美,比如杜尚著名的作品“小便池”,可以計入美術史,但它並沒什麼作用。
那麼為何中國藝術未能獲得更大的影響?楊曉陽認為,這個任務不能僅靠藝術完成,還需要國家實力的支撐。美國的歷史不長,“以中國的標準,美國大多作品的水準就在60分以下”,但國力強,所以文化産品和觀念行銷世界。中國要達到這樣的程度,還需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