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7位藝術批評家解讀中國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9 10:49:07 | 文章來源: 《新週刊》

島子

如果非要看,就看大師回顧展

(島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藝術批評家)

藝術的根本在於情感結構和觀念結構。所謂情感結構,就是那些表現人性深度、能夠撫慰人心的東西;而觀念結構,表現的則是思想深度,它取決於藝術家個體的信仰和價值判斷。

我認為,當代藝術發展到現在,這兩個維度都有問題:人們對人生開始持遊戲態度,越來越沒有真情實感;沉思型藝術也流於樣式,缺乏靈性和神性。而這些恰恰是藝術所需要的。

我現在很少看展覽,如果非要看,寧可看一些大師的回顧展,而看了這些展覽後,就不再想看其他人的展覽了。我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存在一定的危機。整體創造力不夠,尤其資本介入後,藝術家的心思往往就不在藝術上了,需要多些精神性。近兩年興起的當代基督教藝術算是一股新力量,復活節和耶誕節時都辦了展覽,有點新意。

藝術家和藝術批評家應該是各自獨立的,但其身份又不絕對。藝術批評家不僅可以針對當代藝術做研究,還可以針對古典藝術。我個人近幾年除了做藝術批評,也一直在進行藝術創作。

馮博一

這個時代最缺誠實樸素的藝術

(馮博一:策展人,藝術批評家)

最近一年的展覽很多,也看了很多,印象比較深的是2010年在“佩斯北京”舉辦的尹秀珍個展“第二張皮”和徐冰的大型裝置《鳳凰》。

尹秀珍和徐冰的作品,體現了一種在本土或非本土的文化環境中的創作,與所在地發生密切關聯,這種創作展示已經不能簡單地評價説他/她的創作是從某種傳統的、現實的文化中派生出來的現代性,而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種再現形式。

同時,他/她往往能夠透徹地融合自身環境帶來的資訊,再將這些無形的資訊轉化為大眾能夠明白、看得見的視覺形象。所以,他們的作品始終有一種明確的現實針對性和帶入感,其方式也是這個時代缺失的誠實樸素的一種。

藝術新人方面,我比較看好李松松、梁遠葦和楊心廣。

當代藝術的重點就在於實驗性。“實驗”一詞應該是中性的,不帶有太多的政治、意識形態的成分。它既包含了藝術家對藝術的個人立場和態度,也包括了從內容到形態,從語言到媒介,從展覽空間到陳列方式的各種實驗。當然,任何藝術創造都可以説是某種實驗,但我們可以區別兩種基本的實驗方式:一種是某一藝術傳統內部的實驗,如油畫、國畫、版畫、雕塑等自身語言和風格的不斷提升和豐富;一種是傳統之外的實驗,注重對現存藝術系統的重新定義,所希望達到的是傳統畫種、表達方式、審美趣味之間的相互打破,包括對所謂藝術語言的重新定義。

藝術批評家與藝術家在對待藝術的態度、思路與方法論上,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藝術家通過個性化方式表達對世界和人自身的看法。而藝術批評其實也是面對紛繁歷史、當代文化、藝術家創作,試圖通過文章以及策劃展覽,提示出藝術批評家對藝術、對文化的一種觀點。只不過批評家的認知是通過寫文章、策劃藝術活動來呈現的,其素材又是由若干藝術家的若干作品所體現的文化現象來構成的。

(採訪/金雯)

朱其

十年也就出那麼幾個藝術家

(朱其:藝術批評家,獨立策展人)

好藝術首先要有語言的創造,如果沒有創造,也得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從這個標準看,中國當前“創造”還沒有開始,主要還是對國外語言的改造。第二要看內容是不是有思想性。好的藝術要有精神力量,在藝術史上要有語言的創造。

近幾年我看的展不多,這兩年我感覺抽象藝術和水墨有點新意,油畫就太過於商業化了,攝影也是前幾年的模式,沒有什麼好玩的展。有時候我會看一些老的大師的國畫展,如徐悲鴻、傅抱石等,比較有意思的。

798的東西可以從基礎上了解當代藝術,但裏面的東西水準不是太高,偽當代藝術太多,尤其是那裏的雕塑,太惡俗了,每天都有一些遊客興高采烈地在那些雕塑前拍照。這些雕塑只要出了錢就可以放在那裏,我覺得這是一種視覺污染。

我沒有什麼看好的新人藝術家,藝術家不是每年都出的,十年內出的也就那麼幾個人。現在很多藝術家沒有持續性,你看好他但兩三年之後他不做了,或者做得很差了,都有可能。我們不能像推薦娛樂明星一樣去推薦藝術家,藝術家要看長達20年的過程,例如國外,包裝和推廣一個藝術家,一般都要等到他45歲或者50歲以後才進行,因為那時候他沒有很大的變動了。

批評家就是替藝術家總結理論和歷史。看書思考的問題主要還是由批評家來完成,然後批評家會把一些理論和歷史的總結告訴藝術家。有些藝術家意識不到自己作品中的新意,這個時候批評家也許發現了,就會告訴他。
(採訪/汪璐)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