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視而非見——盧甫聖藝術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0 17:10:3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專稿

翠微 中國畫 190×498cm 2004

濮水 中國畫 56×65cm 1994

由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北京美術家協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視而非見——盧甫聖藝術展”將於2011年7月23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會持續至8月1日。

繪畫的價值不在於造境,而是在於想像力的復歸。

盧輔聖,別署甫聖,浙江東陽人,一九四九年生,現任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總編,朵雲軒董事長,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等職。青年時期就喜愛作詩和繪畫。“文革”中開始美術創作,以油畫居多。恢復高考後就讀浙江美術學院,遂專注中國畫創作與中國美術史論研究,著有《天人論》、《書法生態論》、《中國文人畫通鑒》等專著。

此次展覽通過展出盧甫聖近年來的作品闡釋了其“視而非見”的藝術理念。今天的繪畫,應該注重於精神性的繪畫,需要的溝通方式不是觀看,而是觀照。是對於畫面所引發的精神映射。

今天,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山水畫已經喪失了在一個宏觀的層面構築一個觀看的世界、以供具有充分的主體自覺之人,在肉身靜止的情況下,觀看、居遊、承載幾乎全部的精神性存在的職能,因此,今天的繪畫只能在一種碎片化的過程中,去通過局部的放大與極致化來獲得一種特殊視角下的精神觀照,來獲得在日益加快節奏的都市化生存狀態中逐漸迷失的精神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事實上不是通過空間的營造來實現的,而恰恰是通過對空間的逃離來實現的。

我們今天的想像力,已經越來越依賴於他人製造的符號與元素、乃至他人提供的視覺邏輯來組建。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