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解讀各館:藝術在藝術之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1 18:01:04 | 文章來源: 《美術觀察》

藝術在藝術之外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光照-國家》

2011年6月4日,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如期在水城開幕,世界各國的當代藝術專業人士與愛好者們,都匆匆告別香港博覽會,候鳥一般,追隨著藝術的盛大節日,齊齊飛越半個地球來到了這裡。儘管每年都舉辦一次大型的雙年展,(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這座浸泡在水中的千橋之城,也永遠不會讓旅行者失望。這座即將沉入海底的美麗城市總能清洗心靈的疲憊。與以往一樣,除了“公主花園”與“造船廠”兩個大型展覽館群之外,威尼斯水道縱橫的城市裏還密布著許多國家館展覽,我們還可以觀看同時舉辦的美術館展,平行展,週邊展,行為藝術等等藝術活動。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



本屆雙年展的總策展人是比奇-庫萊格(Bice-Curiger)女士是現任瑞士蘇黎世藝術館的館長,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史學家,批評家及策展人。她為本屆雙年展設定了主題:“光照-國家”(ILLUMI NAZIONI)。

她在主題展中的中心展廳,非常令人驚異地設置了一個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著名畫家丁托列托的大幅繪畫的展示空間,(雅可波-洛布斯提-丁托列托Jacopo-Robusti-Tintoretto 1518-1594 義大利畫家,師從提香,出生於威尼斯。)作為主題館各個展廳的銜接與出入口。以此讓觀眾更加明確注意到,並嘗試理解進入她“光照的國家”。

在策展人看來,在許多當代作品,特別是她所特別感興趣的那些當代藝術家們的作品,她看到了與丁托列托相同的對光線的追求,既理性又狂熱。她希望展示畫中對於的光的刻畫,那是些不可能産生的光線,但令人神迷。這是丁托列托作為文藝復興的前導,正在嘗試著打破古典主義繪畫的既定規則。

雖然展覽的切入點如此的復古。但我們卻可以非常清楚地發現,入選本屆雙年展主題館中的作品裏,不單幾乎看不見繪畫作品,連形式較為經典的近似于雕塑的那些大型當代藝術作品都很少看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難以複製,甚至是難以記錄與無法保留的作品。本屆雙年展上涌現了非常大量的以短暫的聽覺,視覺,嗅覺等以感官知覺為主體的作品。出現了許多參與了行為性質的不可控的裝置作品,有許多以融化的,正在燃燒的,模糊的,流動的,即時的動態的作品。突出展示了創作手法與材料的實驗性,意識與互動,根據場地所創作;摒棄了固定的,堅實的,為觀眾們所慣於接受的成熟質感;摻入了大量的交流,互動,強調了創作中呈現的偶然因素。

諾瑪-瓊(Norma-Jeane)《#jan25》

白空間,黑白紅三色橡皮泥,任人揉捏,圖畫。隨時都在變化的作品,很難想像最終的效果

詹姆斯-圖雷爾(James-Turrell),《空視野》(Ganzfield)

一個可以進入的,視覺漫無無際的空間

在作品創作形式的更多的實驗性之外,我們也看見了本屆雙年展中的作品裏,展現了更多的作品以非常感性的形式進行了政治性的探討,非常細膩地介入國際與民生,展現出更多博愛的關注與突破困難的溝通嘗試。

比奇-庫萊格策展作品《光照-國家》的評論圖表



一:更多的感覺實驗,更多即時的細膩溝通。

二:篩選出的藝術家作品便是策展人創作的基本構成元素。

氛圍與配合:混亂不堪的呈現狀態似乎是每一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常態。

金獅獎,克裏斯蒂安-馬克雷(Christian-Marclay),《鐘》(The Clock)

無數經典電影中的與時間有關的片段剪接而成的一部超長片,與現實時間同步

銀獅獎,哈龍-米爾扎(Haroon-Mirza),《病態》(Sick)

光線,聲音,視頻綜合裝置



納撒尼爾-梅樂士(Nathaniel-Mellors),

《嬉皮士辯證法(我們的房子)》(Hippy Dialectics “Ourhouse”)

倣真的兩個人頭在互相交談,眼珠嘴唇脖子都隨著對話如真人般自如活動

中國國家館展現了以“氣味”為創作主體的展覽《瀰漫》,中國台灣館也策劃了完全以“聲音”為主體的展覽《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記述台灣社會聲音圖景》。

大量華人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積極參與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策展人盧迎華受邀擔當了本屆雙年展的評委,藝術家宋東受邀參加主題展展出。此外數量驚人的的華人藝術家作品在威尼斯各處爆發般的呈現出來。中國國家館所處的主要展覽空間“造船廠”入口對面的兩個平行展,分別是中國香港館與中國澳門館。在威尼斯島內的幾個主要的平行展聚集區中,不單有中國台灣館,新加坡館等華人華胞眾多的平行展,主要的美術館展覽也都有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同時各處也出現了好幾個以中國藝術家為主的聯展如《Future Pass》,還有一些有中國藝術家參與的聯展如《個人形態》,也有華人舉辦的週邊個展如陳邵雄的《西京》。

此外,這一屆參展的國家館數量也高於以往,創紀錄地達到了89個。每個國家館的展覽也都顯示出其主辦方的重視。各種綜合展數量也高於往屆。弗朗索瓦-皮諾(Fran ois Pinault)新成立的葛拉西宮(Palazzo Grassi)美術館也同期開幕。其他大型的綜合展覽都展現出其策劃人精心籌備的良苦用心,但許多試圖征服觀眾的籌備方以竭盡全力的堆砌作品為展覽方式呈現,使他們的展覽混亂不堪,許多好作品都呈現不佳,互相影響,展覽品質不佳,仿佛博覽會上拼湊而來的展覽一般。但很諷刺的是,其展覽的商業效果也達成了博覽會展覽一般的成功。

威尼斯雙年展集中展示了無數藝術家的作品,如此集中的展示,並伴隨著不易理解的混亂,讓觀眾很快就陷入一種走馬觀花的狀態,或審美疲勞的負面情緒。在這種情況下,簡單有趣的特效,或著名的藝術家作品就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而一些優秀但沒有特殊效果的晦澀作品就很難讓觀眾融入其中,這些其實並無優劣之分,但被不可避免的浮躁氛圍所浸淫。其實每一件作品都綜合了藝術家長時間的實驗,孜孜不倦的探索,一生的追求,多年思辨的哲學。並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徹底的觀察並完全的理解,大多數作品都是值得去推敲,慢慢去品味的。我強人所難地希望每一個觀眾,都可以擁有足夠的耐心,去慢慢尋找與每一件作品的共鳴。能真正欣賞了哪怕僅僅一件作品,都作用於你的靈魂,是一次微小的昇華,是一種微妙的幸福。

此外幾篇文章為您具體評論數個展館中的幾件作品,這些作品是我個人在整個威尼斯雙年展中最感興趣,也覺得最有意思的作品之中的幾件。雖然在文章中,有一些持否定態度的嚴厲批評,但並不是對於作品整體的否定,一般而言,我的評論文章只針對整個展覽中,或一個展館裏,主觀判斷最為傑出,優秀的作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