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鳳翔木版年畫:從大眾到“小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28 16:03:44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品網站

不久前,在山東省舉辦的一次非遺博覽會上,陜西鳳翔木版年畫的展位吸引了不少“80後”“90後”的年輕人,這讓鳳翔木版年畫的第20代傳人邰立平百感交集。這些年畫曾是農耕時代年節裏祈求家宅平安不可缺少的存在,如今只能在民間美術品的領域裏實現自己的生存價值。

提到鳳翔木版年畫,不能不説鳳翔南肖裏的邰家,鳳翔木版年畫有文字可查的歷史便見於邰家的西鳳世興畫局家譜。據家譜記載,鳳翔木版年畫始於唐宋,盛于明清。最盛時期,鳳翔地區有3個村、100多戶人家做年畫,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設計、雕刻、印刷、彩繪、發售的作坊生産,其中以鳳翔邰氏的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早在明正德二年(1507年),邰氏家族已有8戶從事年畫製作。此後歷經數代,從“萬盛畫局”到“榮興畫局”再到“世興畫局”,傳至邰立平的祖父一代達到頂峰。邰立平説:“我爺爺是1893年出生的,他把世興畫局做到了一個高度。當時我們家有上千套年畫版,其中有200多套是我爺爺原創的,在西北五省影響很大。”

鳳翔木版年畫跟其他年畫在門類上大致相同,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但在造型和用色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鳳翔木版年畫的造型比較誇張,人物的頭部佔整個身體的1/4到1/3以上,整體感覺粗獷威猛。用色多用大紅大綠,全部用手工套印完成,色彩對比強烈,給人的視覺衝擊力比較強。”邰立平説。

除了鳳翔,陜西的木版年畫還有漢中和長安縣兩個産地。“文革”期間,三地的年畫生産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到1978年開始恢復時,鳳翔成為僅存的碩果。之後的十年,鳳翔木版年畫迎來了行業發展中的又一個春天,100多家作坊從事年畫刻印,年産量達上千萬張,主要銷往西北五省和川北地區。可惜好景不長,1988年,機器膠印年畫開始興起。在膠印年畫成本低廉、生産高效、不易褪色的強大攻勢下,延續傳統手工作坊生産方式的木版年畫難以抗衡,只能“退避三舍”,開始從大眾走向“小眾”。邰立平説:“為了在市場上求生存,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用宣紙製作,將套印與手工填染相結合,印製更加精良細緻。傳統手工很難跟機器競爭,只能靠提升年畫的品質,走高端路線了。”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