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當下文藝批評缺什麼? 缺乏社會責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3 20:29:30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歷經新時期以來30餘年的變革發展,當今文學藝術總體上呈現開放性、多樣化的發展趨向,顯示出蓬勃生機與活力。同樣,文藝批評也得到長足發展,充分開放和多樣化了。如今,無論職業化批評、大眾化批評、學院派批評,還是所謂媒體批評、網路批評和其他各種名目的批評,都甚為活躍,似乎應有盡有,並不缺少什麼。

應該説,當下批評不缺少擁抱現實的評論熱情。面對當今社會和文藝的開放多元發展,對各種新出現的社會現象和文藝現象,評論者始終保持著擁抱現實的巨大熱情,無論什麼樣的文藝現象都會有人關注,都會有評論跟進描述與闡釋。當下批評不缺少寬容包容的評論態度。對於好的東西,固然是要滿腔熱情説好話,充分肯定褒揚有加,對於那些一般性的東西,也儘量鼓勵,即便對那些看不慣的東西,也盡可能少批評,以免得罪人還被視為不厚道,影響了團結和諧。當然批評也不缺少聰明才氣。當今一些批評家很有個性才情,把文藝批評操弄得很“專業化”,經常有人把某些文藝現象或作家作品攏在一起,然後加以“命名”,於是一個新的文藝流派或新的文藝“現象”便誕生了。同時,更不缺少批評方法和話語的借鑒。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對西方批評方法話語的全方位引進借鑒,可以説整個文藝批評界的理論素養都得到了普遍提高。不少批評家都能嫺熟地操弄西方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各種批評方法和話語,用來評析各種當代文藝現象。如此等等,這些都顯現了當代文藝批評的開放性、多樣化發展。

然而問題在於,當代文藝批評如果僅僅如此,顯然還是不夠的。

文藝批評的基本性質與功能,並不僅僅在於對文藝現象進行描述與闡釋,更重要的還在於,站在這個時代應有的價值立場上,對當代文藝現象進行審美評判與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這個時代的文藝發展趨向,給予規範與引導。當前的問題是社會普遍低估了這種作用,文藝批評界自身也在相當程度上弱化了這種責任,由此造成了當今文藝批評的某些缺失,不利於當代文藝包括文藝批評自身的健康發展。這種缺失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缺少對當今文藝發展面臨問題的研究和回答。真正的文藝批評不能只就文藝現象談論文藝現象,而要從時代需要出發,在對當前文藝現象的觀照中,發現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趨向性的問題,對此加以評析討論,辨明是非深化認識,就有可能對當下的文藝現實産生積極的影響。比如新時期初恢復現實主義文藝傳統,圍繞文藝如何“寫真實”問題所進行的討論與評論;80年代人道主義文藝思潮流行時期,圍繞文藝應當如何寫“人性”問題所進行的討論與評論;90年代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針對文藝商業化、市場化的現實,圍繞當代文藝是否應當堅守以及如何表現人文精神所進行的討論與評論等等,應當説都充分顯示了文藝批評介入現實的功能,對當時的文藝實踐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隨著社會改革開放進一步推進,新世紀以來文藝現象顯得更為複雜多樣:一方面,網路文化、圖像文化以及其他各種新媒體文化蓬勃興起,與當代文學藝術相互影響滲透,並且在市場消費主義的作用下,文藝現象極為蕪雜,乃至存在種種“亂象”,讓人眼花繚亂迷茫莫辨;而另一方面,理論界一些人又不管現實情況如何,不斷把西方流行的所謂“文學消亡論”、“藝術終結論”等各種時髦理論引進來大加炒作,把文藝界搞得莫名驚慌無所適從。面對這樣的現實,當今的文藝批評有責任認真研究分析一下:當下文藝現狀中究竟存在一些什麼問題?當前我國文藝發展究竟面臨哪些主要問題?針對這些源於現實的、真正的中國問題,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和解決?

二是缺少對文藝價值觀的認真探討和積極引導。如前所説,當今文藝已經充分開放多元發展,從創作題材到創作方法、文藝形式的創新都已經不成為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藝究竟表現和傳達什麼樣的價值觀?包括社會歷史觀、人性觀、人生觀、審美觀等等,究竟形成什麼樣的精神價值導向?毋庸諱言,在當今社會客觀存在的享樂化、消費化、娛樂化、遊戲化現象的影響下,一些文藝創作一味遷就滿足這種現實需求,放棄了應有的價值立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價值觀的迷亂;而文藝中這種迷亂的價值觀又會反過來影響社會公眾,導致社會價值觀的更大混亂。面對這樣的現實,文藝批評不能無動於衷聽之任之,理應擔負起價值引領的責任。文藝批評家首先自身要堅守應有的價值立場和精神信仰,有對文藝價值功能的正確理解,否則就難以對文藝現象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和評析。真正的文藝批評既需要藝術敏感,更需要思想見解。進而,可以組織對一些當前比較突出的文藝價值觀問題的討論,同時展開對一些較有代表性作品的評論,通過討論和評論,不僅形成文藝價值觀的積極引導,而且在社會價值體系的建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是缺少抵制媚俗之風的勇氣和批判精神。文藝批評的本質是評判,其中既包括對好作品的肯定性評價,更包括對不良文藝現象的嚴肅批評,從後一個方面而言,文藝批評不能沒有批判精神,否則就喪失了它應有的品格和功能。托爾斯泰對《莫泊桑文集》的評論,可以説是一個作家與另一個作家、一個靈魂與另一個靈魂的真誠對話,其鮮明的是非善惡觀和尖銳的批評態度,以及對文學深刻的思想見解,至今仍讓人感喟。如今這樣的文藝批評已不多見,常見的多是應景式批評、友情批評之類,往往感想因素較多而思想含量很少。有些個體化批評過於把文藝批評當作表現個人聰明才智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手段,而不是把它當作以思想介入生活從而擔當時代責任的方式,往往以感覺代思考,以才情代思想,缺乏深入的審美感悟和理性思考,缺乏獨立見解和思想深度,因而顯得不夠深刻不夠大氣。當今的文藝要大繁榮大發展,文藝批評對此有應盡的責任。實際上當今文藝界的消極現象仍然存在,媚俗之風比較盛行,然而文藝批評似乎並沒有起到糾偏救弊的作用,批判精神不斷弱化。另一方面也還有批評人格上的問題,缺少抵制媚俗之風的勇氣,缺少作為批評家應有的責任感與擔當精神。對於真正的文藝批評來説,包容不能沒有原則,寬容不能沒有底線,對有害的東西理應零容忍,一切都應以保證文藝的健康繁榮發展為價值訴求,這對當代文藝批評不只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

應當説,當今文藝批評所缺失的東西,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東西,是保證文學藝術健康繁榮發展所不可或缺的東西,值得我們文藝批評界反思。

(作者:倪夏 單位: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