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西 祖孫四代 119×97cm 1962年 中國美術館藏
文/許江
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農民畫展在浙江美術館隆重舉辦。農民畫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奇葩,是中華民族靈魂的神奇展現。她既凝結著古老文明在民間代代流傳的果實,又充滿時代生活的濃郁氣息。我們將這個展覽題為“農民畫時代”。與此同時,我們又策劃了另外一個藝術展覽,借來新中國表現農村題材、繪畫農民形象的精品,約請部分優秀藝術家表現農民的新作,並題展名為“時代畫農民”。兩個展覽都將焦距對準農民,對準這土地的主人。農民既是畫作者,又是被畫者;既是時代的載體,又是繪畫的主體,彼此構成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格局,一種互為交疊的心靈視野。
馮遠 雪山祥雲 2005年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民既是這片古老土地上最久遠和最廣大的族群,也若家園一般的歷史身份。誰畫好了農民,誰就擁有了最廣大的觀眾,誰就把握了中國的靈魂。新中國藝術家所塑造的農民形象,不僅構成了中國近現代藝術的最生動的畫譜,而且成為了這六十年曆史上藝術表現重要流派和現象的標誌。浙派人物畫的代表作是方增先先生的《粒粒皆辛苦》、《説紅書》;陜北繪畫的代表作首推劉文西先生的《祖孫四代》;四川新時期繪畫更是以羅中立的《父親》和何多苓的《春風已經甦醒》為開端;“文革”時期的新年畫創作留給我們最深印象的是亢佐田的《紅太陽光輝暖萬代》。每個年代的藝術高峰之上,無不閃耀農民的形象,農民的塑造即成中國繪畫的人性表達的尺度。這些難忘的作品,也由此構成了中國當代歷史的集體記憶,成為與共和國成長相關的文化標誌。可以這麼説,這些畫作,不僅塑造了它們自己,而且參與創造了一個個文化的新時代。
吳長江 根藏 2007年
在中國,關於農民的繪畫,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命題。這樣説,是指農民的生存方式曾經成為全社會都給予鼓勵和支援、所有的人都受之於改造和磨練的生存方式。這使得與農村的接觸,經受農活的改造,面對農民的精神洗禮,不僅成為那個時代眾多畫家們的生存經歷,而且成為那种經歷在他們的生命中完成某種自我鑄造的深刻體驗。也就是説,在那樣一個背景下,農民這一“存在者”,深深地嵌入那個時代的“存在過程”中,嵌入了這些藝術家的自覺趨近的“存在生命”。因此,畫農民成為他們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寫照。在繪畫中,他們的藝術世界是與農民的精神世界共同萌生的。以蔡亮先生和劉文西先生的陜北農民的寫生造像為例,他們都在繪畫農民的同時,揭示了自己的藝術生命;他們又在自我塑造的此刻,為中國農民鑄魂。
忻東旺 龍脈 2008年
藝術創作的使命其一在於建立世界,這個世界是複數的,多樣的。其二在於築成大地,這個大地是共用的,共建的。這些豐富的關於農民的繪畫,構建了農民形象的多樣性的世界。它們表現了農民的不同的地域特徵,展示了各個時代的農民風貌。它們還包含了藝術家自身的生命資訊,揭示了那農民的世界如此這般地在藝術家的身上所完成的自身的鑄造。同時,這些繪畫又都相互積澱、跬積而成一個如大地一般的廣袤境域。這個廣袤境域將一個個生動的農民世界積納在一起,將天地運作的氣息、時代跳動的脈搏、民族悠遠的根源、四季流變的煙雲都積蓄在一起,組合而成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文化高度。中國的農民題材繪畫正是一片代表中國藝術高度的大地,一片中國農民靈魂孕蓄其中、並不斷地得以生發的大地。
羅中立 父親 215×150cm 1980年 中國美術館藏
當此深刻變革的時代,農民、農村、農業再次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聚焦點。我們將這些新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關於農民的繪畫收集在一起,將今日優秀藝術家的表現農民和農村題材的近作收集在一起,不僅要形成一個與農民畫相對應的視野,來展現農民與藝術的相互鑄造的精神聯繫,更是要與農民畫一道構築起一片精神的大地,一片關於中國農民之魂的大地,並以此來向偉大的農民、偉大的大地主人,致以深深敬意。
2010年6月21日晚
于湖畔三窗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