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想景觀與風水意象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説:“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之為得。”郭熙在這裡把可居可遊之境作為山水畫理想景觀模式的標準和美學追求。他又説:“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聖,此人情所常願而不得見也,……然則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今得妙手鬱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貴夫畫山水之本意也。” 郭熙在這裡把丘園養素、泉石嘯傲、漁樵隱逸、猿鶴飛鳴、煙霞雲聖等能夠“快人意、獲我心”的景物構成作為創構山水畫理想景觀的必要條件,和君子渴慕林泉的佳處所在,正是五代、兩宋山水畫家創造的可居可遊之境。
可居可遊,首先是對山水畫景物構成對實境的一種規定和説明,而實境首先是要符合人們實際生活需要的物質空間,“可居”,作為人的棲居環境和場所,即“宅”擇也,擇去處而營之也(漢劉熙釋名),即要選擇良好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藏風聚氣、負陰抱陽等等自然環境和建築組合,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這在中國風水理論中有大量關於山水自然環境景觀選擇與評價的標準和方法的論述。“可遊”,山水畫景物構成更要讓人感到美不勝收,引人入勝,在臥遊之中引發和滿足人們遊覽的慾望,做到“可登,可涉,可止,可安。”(龔賢語)其景物構成當然要符合遊覽功能的合理性而巧妙佈局。
風水理論中對選擇良好的居住環境有二條基本原則,一是基址的選擇,即追求一種能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能得到的舒適、滿意的地形地貌條件;二是居處屋捨得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處理能滿足人們生産生活的需求和趨吉避兇的心理需求。北宋王希孟在《千里江山圖》中所描繪的一系列古代聚落和當代民居及其環境(包括建築組合、空間佈局、自然生態)無論規模大小,都十分符合風水理論中所説的“山為骨架,水為血脈”,與自然山水景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符合依山傍水、負陰抱陽、坐北朝南、藏風聚氣、適應自然、融入自然的價值標準。它形象化地反映了古代人在村落選址、佈局、形態分佈、地域特徵、景觀意象、意境、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結合等深層的心理結構。
郭熙是把風水理論的一些原理引入山水畫的先行者。他明確主張“畫亦有相法,李成子孫昌盛,其山腳地面皆渾厚闊大,上秀而下豐,合有後之相也。”
他對山水畫的相法(即風水相地之法)甚至迷信到可以延及子孫的地步,固然有些荒謬,但是他以風水理論中一些有價值的論述來論述山水畫景物構成,還是有很多開拓性的創見。如:“店舍依溪不依水衝。依谿以近水,不依水衝以為害,或有依水衝者,水雖衝之必無水害處也。村落依陸不依山,依陸以便耕,不依山以為耕遠,或有依山者,山之間必有可耕處也。” 郭熙明顯借鑒了風水理論中有關論述來闡述山水畫景物構成的物質空間的使用功能的合理性,目的是為了建構可居可遊的畫境。
劉沛林在《古村落——和諧的人聚空間》中認為:古代民居和村落的選址和佈局,絕大多數都是依山傍水,宜於耕作,“人之居處,宜以大江大河為主”,這與“中國早期的大地有機自然觀的影響,認為大地是一個有機的自然整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須融于自然,與自然同生同息,大地山河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空間,所以人類聚落的營造,首先考慮的是貼近自然,並‘以山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髮,以煙雲為神采’,建構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聚落空間體系。”
在古代山水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符合這一價值標準的作品。從畫題上來看,有村居圖、山居圖、漁村小雪圖、水村圖、隱居圖、田莊圖等等,很多山水畫中都有村落、民居、小橋流水、廟宇樓觀、青山綠水、茂林修竹。許多畫家如董其昌、笪重光、高秉、唐岱、王原祁等人都曾以風水理論來闡述山水畫理。“山水畫不僅追求山脈的龍勢神韻,而且追求環境結構上的靠山、朝山、護衛之山的完整,追求山林擁翠、溪水長流、曲徑通幽的優雅情趣。”
比起風水的環境意象來,山水畫中的可遊可居之境更側重精神的需求。可遊可居之境也是滿足士大夫林泉之志,以煙霞為侶,擺脫塵囂韁鎖的隱逸之境。可居可遊于自然山水的懷抱之中,返樸歸真,離世絕俗,身心可以自由地暢遊。可遊可以理解為神遊和身遊兩個方面,神遊是超越世俗禮教之外,擺脫功利目的的精神自由狀態,精神因此可以進入無限的時空。“遊目騁懷”、“遊心物外”。身遊,則指在這種自由的狀態下,可以在自然山川中師造化、窮神變、測幽微、飽遊飫看,使山川歷歷于胸中,這樣才能發現“景外意、意外妙”,即“見青煙白道而思行,見平川落照而思望,見幽人山客而思居,見岩扃泉石而思遊。” 創造出人類理想中的山水景物構成範式——可居可遊之境。
(王貴勝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