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70年代的新生代藝術家訪談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5 16:02:2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泡沫破裂之後,出生於1970年代的新生代藝術家突然大放異彩。他們是誰,他們有著怎樣的叛逆和不安,及他們的投資價值

中國新生代藝術家的重要推手—北京偏鋒新藝術空間負責人王新友至今仍記得2004年時,第一次被一位年輕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所強烈觸動時的情景。王在2003年時專攻國畫收藏,一個偶然機會,他看到1977年出生的女藝術家宋琨的作品,畫面中的主角是一些青澀的中國當代年輕人,喝醉酒以後在酒吧裏唱歌、跳舞,或者在街邊的大排檔上爛醉如泥,酒杯菜盤一摞一摞的堆在畫布上,一下就勾起了王新友的青春回憶。王突然間意識到,現在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是這麼入世,直逼人的心靈,而他以往所關注的藝術收藏則是比較出世的。這讓王仿佛也獲得了某種新生的力量。“我下定決心來做當代藝術,尋找自己喜歡的和未來有可能性的藝術家進行推廣。”王告訴《環球企業家》。

市場很快證明王新友的選擇是對的。出生於1970年代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很快在2009年上半年嶄露頭角,很多作品的價格開始翻番增長,甚至也出現一畫難求的現象。標誌性的事件是,2008年,38歲的尹朝陽的油畫作品《神話》在北京保利當代藝術夜場拍賣專場中,以616萬元的成交額創造了新生代藝術家的拍賣最高價。

尹朝陽的故事並非個案,根據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瀚海、上海泓盛、佳士得、蘇富比等各大拍行的拍賣紀錄,自2006年以來,已有8位出生於1970年代的藝術家的67件作品成交額突破百萬元。把他們放置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拍賣業績並不突出,甚至成交額的總和也抵不上一幅頂級當代名畫,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這一代中國年輕藝術家已然浮出水面。

“當代藝術市場泡沫破裂之後,立刻顯現了一種現象:藝術市場在重組。一些有價值的主流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並沒有出現大的調整,而年輕藝術家在拍賣市場開始絢爛起來。”王新友説。

70後肖像

在王新友看來,上一代藝術家以表現個體和社會的矛盾為主;與之相比,新生代藝術家一是擺脫了意識形態束縛,二是知識結構更成體系。已經得到普遍認可並具備一定商業號召力的新生代藝術家,在中國目前已有50多位,以宋琨、熊宇、韋嘉、王光樂、范明正、吳迪、康海濤等為代表。在他們的作品中,集體意識少了,吶喊、苦惱、詼諧等上一代藝術家常用的符號性的元素不見了,個人意識得到增強。

熊宇出道較早,早期作品很多是大大的眼睛,空洞、盲目,表現了剛剛走向社會時的精神狀態。近年以煉鋼工人、農場工人、司機等勞動者的形象居多,加深了對理想和現實的思考。在2008年上海泓盛春季拍賣會上,《安靜的流逝Ⅰ》以95.2萬元成交。2009年,偏鋒新藝術空間給他做了一次個人展覽,作品銷售出150%—他的作品一共有二十多件,不但展出的18件作品和剩餘幾件全部銷售出去,還有藏家向畫廊提出預定。“我們的條件是藏家不能挑選題材、制訂規格,不能指定交付時間,因為熊宇不可能為了創作而創作。”王新友説,“熊宇的成功可以這樣理解,當下社會需要烏托邦式的精神訴求,而熊宇作品恰恰滿足了這一點。”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