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70後藝術家畫價飆升 噴發百萬軍團崛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03 17:51:55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今年中國藝術品大幕已經拉起,今年秋拍看什麼?怎麼看?金融危機之後,回暖是今年秋拍最重要的主題。中國傳統經典藝術品回暖,近現代書畫回暖,紅色經典題材回暖……但回暖的命題之下,應該看到版快和格局之間的變化,版快更疊之間的週期輪迴。

數據説話:“百萬軍團”的顯形

70後年輕藝術家軍團是今年秋拍最重要的觀察點之一。以過去兩年成交數據來看,70後年輕藝術家的版塊無疑是成長最快的版塊。

無論是交易金額的增長,還是交易數量的增加。70後年輕藝術家軍團也日趨佔據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主流。如果以單件作品超過百萬人民幣為標誌,70後藝術家中有近10個藝術家的單件作品成交金額超過百萬。並且這樣一個70後年輕藝術家“百萬軍團”的規模正在逐漸的擴大。

70後年輕藝術家近兩年的成交金額分配比例來看,佔據歷年成交金額絕對比重的是近兩年的成交。所以應該看到70後年輕藝術家軍團近兩年的飛速增長。

金融危機為藝術品市場帶來一次重新盤整的機會,而經過今季秋拍,可以説中國藝術品市場將步入後金融危機時代。市場回暖帶來的是版塊格局之間的變化,這種格局的變化又將全面影響未來的藝術品市場的構成。70後年輕藝術家“百萬軍團”的顯形無疑將意味著一個新格局的出現。

圖一:70後年輕藝術家拍賣情況匯總:

注:拍賣數據分為:1、單件作品歷史成交價2、歷史成交金額3、歷史成交件數4、2009年秋拍作品上拍件數。

數據採集標準:保利、嘉德、瀚海、泓盛、佳士得、蘇富比A

數據採集時間段:2006——2009A

尹朝陽《林中怒吼》  

秋後算帳:秋拍後的整體清算

嘗有人言:市場的基本規律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市場永遠沒有對錯,永遠不要去指責市場。自2003年夏開始,油畫、雕塑為主體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進入一個跳躍發展的時期。中國當代藝術在市場不斷面臨著爭議,不斷推出新的炒作産品是藝術品市場是其自有規律的。

至於文革後50、60年代藝術家版塊處在衰落轉手期呢?70後藝術將以怎麼樣的姿態噴薄而出?而80後獨生一代版塊又將怎麼樣下一輪醞釀成熟?……有待秋後整體“清算”,進一步觀察。

圖二、

 

70後藝術家噴發多方位“可能性”

209秋拍跌宕起伏應該是以中國古代書畫為標誌的,古代書畫以億元為單位引領中國藝術品拍賣新的一輪週期的到來。中國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宮廷御用器物、第一代老油畫、紅色經典等幾個版塊在秋拍都紛紛全新的一輪行情。高於估價幾倍、乃至十幾倍、幾十倍的價格成交,已經成了這個秋天越來越平常的事情。

經歷的2006年—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經歷了第一輪增長週期後,以50、60後藝術家為代表的當代藝術品市場正在經歷新的一輪盤整。另一方面,藝術品市場隨著資金量和交易總量的增大,隨著參與的人數的增長,已經逐漸淡去了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對於市場的影響。大江、大河必然奔流入海。而承接上文,秋後清算所有可統計到70後藝術家的拍賣成績而言。我們發現幾個這樣的特徵:

1、70後年輕藝術家為代表,年輕藝術家的價格體系正在形成。第一批成長起來的70後年輕藝術家的名單逐漸在穩定,步入快速增長期。如果以“百萬軍團”為界,70後年輕藝術家的前十的名單正在逐漸形成。

2、70後年輕藝術家年輕精品力作浮現市場,整體而言,2009秋拍當代藝術版塊進入盤整期,成交平淡。主要也表現為市場中少見重要作品出現,張曉剛、曾梵志、岳敏君等市場天王都缺少重量級作品在市場中亮相。一方面可能藏家在此時惜售,拍賣公司徵集困難。另一方面市場情況不明,拍賣公司也不敢貿然投放重要作品。而以2009秋拍成績來看,70後年輕藝術家單件作品成交最高價作品無論在尺幅,還是作品品質都表現出相當水準。現場拍賣情況來看70後的後發優勢

保利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部分總成交額1億4365萬人民幣成交,成交率為87%。曾梵志、張曉剛、岳敏君、劉小東均在估價範圍內平淡成交,現場拍賣應者寥寥。保利紅色經典及當代藝術專場總成交額3183萬人民幣成交,成交率為64%。佳士得香港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的總成交額為5448萬港元成交,成交率達85%。當代藝術版塊似乎已經少了前兩年強勁勢頭,縮水嚴重。而這一點亞洲地區其他拍賣場情況大同小異。似乎當代藝術市場一片平淡。

但70後藝術家版塊的快速成長無疑是今年當代藝術拍賣的一個重要亮點,尤其以此次秋拍為最重要的轉捩點。此次佳士得香港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中尹朝陽的《天安門系列——無題》以266萬港元成交,管勇的《一個秘密》以158萬港元成交,李暉《F1》以122萬港元成交。雖不是天價,但均以高出估價近2倍成交。70後藝術家的藏家隊伍的形成是一個重要因素之外,70後藝術家的所提供作品均為近幾年創作的精品力作。

另一個很重要的後發優勢,70後藝術家步入市場化要早于其他時代的藝術家。他們比較早的和畫廊簽約。作品的收藏體系相對完整,籌碼集中,適合行家介入進行市場操作。藏家儘早介入也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投資回報。70後年輕藝術家隨著年齡步入成熟期,藝術上的成熟度與日俱增,市場的全面啟動也會隨著新一輪的藝術品市場的漲勢進入成熟期,全面爆發新的一輪的行情。

圖二、70後年輕藝術家作品2009年秋拍拍賣情況

注:

1、——符號表示該件作品流拍

2、(0)表示在該拍賣行沒有作品送拍

3、數據統計以人民幣為準,按照拍賣當時日匯率計算

相關分析:

1、每個拍賣行偏重的藝術家是不一樣,這既基礎于各拍賣行的藏家資源,另一方面基於徵集工作的開展。

2、個人化和偶然性很大的拍賣行業而言,個人運用自己擅長的資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包括拍賣公司風格和部門負責人的個人喜好也穿插其間。

3、數據縱向對比來説,70後等年輕藝術家的拍賣以瀚海、保利、佳士得、蘇富比四家公司最為擅長,取得的成績最佳。仔細分析而言,每家公司有各自擅長的藝術家,

以歷史最高價以及具體的拍賣情況來看:

瀚海:李暉、高瑀、陳可、韋嘉、李繼開

佳士得:李松松、管勇、高瑀、夏俊娜、陳可、韋嘉、李繼開、李暉

蘇富比:李松松、李暉、高瑀

保利:尹朝陽、管勇、陳可、韋嘉、高瑀

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劉益謙的爆發,劉益謙在一年的時間內砸向藝術品市場近10億的資金,(據不完全統計,春拍總計4億,秋拍截至到目前近5億資金)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遭遇這類買家應該是絕無僅有的。但他比較極大的拉升中國藝術品市場。

這對於拍賣行業而言,是一種個人化的影響。這種個人化的影響在藝術品拍賣行業發展的初期必不可少,拍賣的個人性就體現在拍賣的組織和運作上,拍賣的成交和效果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各家公司之間的風格差異,到底哪些公司在運作70後藝術家呢?70後藝術家作品有誰再提供?70後的藝術家的作品是什麼樣的人群在選擇購買呢?

拍賣後的數據研究,有利於將零碎的資訊整理出來。比較完整的看到70後年輕藝術的市場成長軌跡,也可以比較好的把握住其收藏者脈絡。以70後年輕藝術家的拍賣數據整理來看,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主要運作70後年輕藝術家的拍賣公司仍為:

1、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北京保利幾家大型拍賣行,他們都曾成功運作和拍賣過50、60後當代藝術家,運作70後年輕藝術家屬於他們固有的梯隊建設範疇。

2、70後年輕藝術家的交易當量逐年增加,已步入藝術品市場的成熟期。

3、精品力作浮現拍場,年輕力壯、創作慾望強烈、藝術觀逐漸成熟。70後藝術家精品力作浮現拍場。

圖三、2009秋拍年輕藝術家單件作品最高成交價

注:數據統計以人民幣為主,按照拍賣當時日匯率計算。

通過對於歷史成交最高價格的數據分析,我們試圖可以得出這樣幾方面的意見:

1、歷史最高價集中出現在2008年的春拍,其時也恰好當代藝術品拍賣的第二個個週期,相應要晚于第一輪的60後藝術家作品的黃金(1117.00,-1.00,-0.09%)期。

2、歷史最高價相對集中的出現在北京保利、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等三家大型拍賣公司,其他拍賣公司分佈相對比較平均。

3、以70後藝術家的成交總量來看,70後年輕藝術家最高價與成交總量比較而言,70後藝術家的市場交易的頂峰期還遠未來臨。高單價的出現,但總成交金額仍不高。除個別藝術家較早介入市場外,70後年輕藝術家作品參與市場的數量仍然有限。

注:數據收集中高瑀為82年出生,屬於80後藝術家。但為收集數據有一定可比性,故收集進入數據比對。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