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藝學兼修不斷超越——“70後”書家朱天曙印象

藝學兼修不斷超越——“70後”書家朱天曙印象

時間: 2009-11-19 01:53:28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書法 >

錢大昕詩  朱天曙 書

文/方燕燕

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書家群體是近年來活躍在藝術界的生力軍,在這個群體中,他們多有學院教育的經歷,對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有著極大的熱情,不少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朱天曙就是其中一位。他以其創作和研究上的“雙棲”成果,成為清華大學第一位專門研究中國書法文化的藝術學博士後。從歷史學本科、書法創作碩士、中國書法篆刻史博士到藝術學博士後,系統的專業教育和文化積累使得他學藝兼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朱天曙出生在板橋故里,從小在祖父輩的熏陶下,對中國傳統書畫有著濃厚的興趣,18歲時,從揚州名家祝竹先生學習篆刻和繪畫,藝事漸入正途。保送歷史系讀書後,他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傳統藝術的歷史流變和發展脈絡,對書法、篆刻、繪畫以及藝術研究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於眾多的古代佳作,能夠有選擇性地吸收,博采前賢精華,不囿一家一派。碩士、博士期間,師事著名書法家黃惇教授學習書法篆刻創作和理論,同時隨著名文獻學家、南京大學卞孝萱教授學習古代文獻和文史知識。他對於藝術有了一個整體的觀念,各門類互相促進和融通。而在揚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學習和遊歷,更增添了他對藝術和文化的親和力。

最近在全國政協禮堂華寶齋推出的朱天曙書畫邀請展上,我看到了他的數十件書畫篆刻作品和10余種著作,對其創作追求和全面修養又有了新的認識。他以傳統筆墨來表現繪畫的現代意識,在造型上又不完全是古人的,下筆輕重自如,濕筆和幹筆並用,像是用毛筆在撫摸畫紙,爽利的筆觸表現出濃濃的金石趣味,點畫剛勁利落,表現出特有的味道。其書法,無論大幅中堂還是小件手札,都能在豪放中見精微,典雅含蓄;繪畫水墨淋漓,表現出元四家簡淡清遠的文人氣息;篆刻于質樸中見真淳,清氣盎然。

朱天曙潛心治學,對書法史進行深入研究,以一人之力撰寫了《中國書法史》。卞孝萱教授在序言中把此書和柳詒徵的《中國文化史》相比,稱其“述書史之變遷,揚書藝之精神,有承先啟後之功焉”。他還對明代的宋克和清代的周亮工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前者關注書家的書體創作,後者則對藝術活動與文化環境的互動關係作了細緻的研究。他曾風趣地用“大禹治水”和“天子狩獵”來表達他對藝術史研究的態度,在關注文化脈絡的基礎上對藝術生態做有效而立體的研究,以推進藝術史真正向前發展。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引起學界關注,饒宗頤先生對他的研究給予肯定和鼓勵,併為其主持編纂的《周亮工全集》題寫書名。該書最近還獲得了書法蘭亭獎。

朱天曙兼書法、篆刻、繪畫之長,兼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之長,這在“70後”書家中是十分突出的。他現任北京語言大學藝術系教授,主持書法篆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並向來華的世界各國留學生傳播中國書法藝術和文化。

對朱天曙來説,“超越”是一個關鍵詞。自我、前人、時代,都要在超越中前行。突破藝術和學術的界限,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這是饒宗頤先生對他的要求,也是他的心願,他有信心迎接這樣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