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時曾風靡一時,與樣板戲、語錄歌並列三大紅色經典。據有關部門統計,該畫共印9億多張,超過了當時全國的總人口數,即全國平均每人一張還多,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畫,這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絕無僅有。1995年10月該畫被中國建設銀行以605萬元競拍收藏,創下中國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此畫還是建國以來創作的作品中唯一一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美術作品。
《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劉春華原名劉成華,1944年生於黑龍江泰來,1968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院裝潢係。曾任北京畫院院長,北京市美協副主席。
1967年夏,全國掀起批判劉少奇的高潮,為了揭露劉少奇在安源工人運動中的所謂“罪行”,宣傳毛主席領導安源工人運動的功績,人民大學等單位幾位研究黨史的師生自發籌辦“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亮了安源工人運動”展覽。為籌備展覽,他們到北京藝術院校物色美術方面的人才。他們找到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井岡山兵團”的紅衛兵,最初確定的是另一名同學,但那名同學因故無法聯繫,就由正在學校的劉春華頂替。劉春華當時只有24歲,而且沒有專門學過油畫,不過他的素描、色彩作業成績都不錯。劉春華到中國革命博物館去報道時,被分配畫“毛主席第一次到安源”。為了完成任務,劉春華7月初來到安源煤礦體驗生活。他去訪問那些曾參加過大罷工的老工人,也訪問了參加過秋收起義的老紅軍。回京後他把收集到的資料做了仔細的研究,又翻來覆去地學習毛主席的著作和詩詞,對毛澤東青年時代的理想與抱負有了更深的體會。青年毛澤東“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偉大抱負和慷慨意氣令他十分敬佩,形象在劉春華的腦海裏漸漸清晰起來,很快畫出了草圖。確定構圖後,劉春華請同學幫他借來演出用的長衫,按他已確定的毛主席的動作拍了幾張照片,作衣紋參考。畫了色彩稿,並請人幫忙選定色彩稿。據老工人回憶,毛澤東到安源時背著包袱。色彩稿上畫的是毛澤東將包袱往肩上一挎,白色的包袱從畫面效果看不錯。但當時流行説法是“放下包袱”,在正式的油畫上就沒畫包袱。正式起稿時,劉春華把重點放在描繪毛主席的面部表情和神態上。為了突出表現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形象和思想,作者在構圖上把毛澤東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動態處理上,讓毛澤東的每一個微小動作都有一定的含義:稍稍揚起的頭和微微扭轉的頸部,表現毛澤東不畏艱險和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緊握的左手,表現毛澤東爭取解放全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和必勝信念;右手挾一把雨傘,説明毛澤東風裏來雨裏去,為革命不辭辛苦的工作作風……畫面上的青年毛澤東邁著穩健的步伐,行走在坎坷的山路上,表達了青年毛澤東為革命事業披荊斬棘,為勞苦大眾開闢前進的道路。天上的雲以及迎面的風吹來,暗示一場革命的暴風雨即將來臨,並且畫面中試圖讓觀眾看到,革命的曙光即將升起,照亮安源地區。
1967年10月1日,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國革命博物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亮安源工人運動”展覽中,初次與廣大觀眾見面。該畫説明詞是: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觀看展覽後,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王耀南少將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畫的説明詞有誤,他記憶中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秋天。於是,王耀南打電話給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請他直接向毛主席詢問第一次到安源的時間。一天飯後,毛澤東與警衛戰士在一起閒聊。汪東興的秘書問:“主席,您第一次去安源是1920年嗎?”毛澤東沉思片刻,慢慢地説:“1920年我有沒有到過安源,記不清了,1921年秋這一次是對的。”王耀南後來向展覽會的工作人員傳達了毛主席的話。於是,説明詞改為:“1921年秋,我們偉大的導師毛主席去安源,親自點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問世之初,便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讚賞。慕名到中國革命博物館參觀的群眾對這幅油畫推崇備至,呼籲出版該畫的聲音不斷,有人甚至要出版後認購幾百張。
1968年7月1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同時刊髮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圖片署名為“北京院校同學集體創作,劉春華等執筆”。
1968年7月,該畫在全國公開發表並大量印製發行。隨後,又用這幅畫發行紀念郵票,製作像章;周恩來住室裏惟一的一幅繪畫作品也是該畫。1968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將《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畫裝上彩車,與8個“革命樣板戲”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眾慶祝國慶遊行隊伍,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從此,《毛主席去安源》在全國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