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海外

歐洲削減文化預算 博物館東來香港辦展為哪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25 09:33:2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2004年以來西方重要藝術機構在香港舉辦的展覽

近日紐約亞洲藝術周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歐洲一些頂級博物館也在香港亮出自身所藏的藝術珍品。自2004年以來,西方博物館紛紛將眼光瞄準亞洲,那麼他們在香港舉辦展覽的意圖何在呢?是為了促進與亞洲之間的文化交流,抑或是寄希望尋找到富有又慷慨的亞洲捐贈人?

亞洲經濟騰飛引起西方對亞洲藝術的關注

去年夏天,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在香港舉辦展覽,展出梵谷經典原作的複製品。香港展出只是宏偉計劃的一小步,不久之後,這一後印象主義大師的傑作展在中國大陸進行了巡展。梵谷博物館館長呂格爾(Axel Ruger)説:“我們有大量來自中國和亞洲的遊客,我們對亞洲的興趣正逐漸加大。”

梵谷博物館並非進入亞洲的單行者。很多較小的歐洲藝術中心追隨大型英美機構的步伐,期待與亞洲、特別是與中國建立聯繫。這是一種比藝術和文化交流更深層次的聯繫。這種堅實的聯繫可以獲得來自亞洲的贊助人捐資掏錢,當西方發生曠日持久的經濟危機,西方藝術機構又靠被削減的撥款艱難度日時,這種慷慨確實幫助過不少的西方藝術機構。

據香港藝術藏家劉家明(Alan Lau)之言,西方藝術機構對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産生的強烈興趣,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文化上來講。西方人對亞洲藝術的興趣,是隨著對亞洲經濟的關注而出現的。劉家明説:“盎格魯撒克遜的世界已經飽和了,他們在中東地區也有所佈局,所以對於很多機構來説,中國或者亞洲是最後一塊未被開發的邊境之地。”

毫無疑問,資金確實集中在地球的這一端,特別是香港,重量級博物館機構已經發現這一點。一年半之前,巴黎的盧浮宮準備集資2600萬歐元來重修8個展廳,展廳內貯藏有2200件18世紀裝飾藝術品。後來,這個項目出現了400萬歐元的缺口,這家藏有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薩》的博物館將目光瞄向了香港。博物館人員何超瓊——博彩業大亨何鴻燊的女兒,別號盧浮宮的“中國大使”,當時她在香港君悅酒店組織了一次資金籌集活動。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