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武漢藝術生態評點:這裡不缺藝術家,缺的是什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0 09:01:40 | 文章來源: 北京文藝網

生態缺失也有機遇

然而,除了城市本身的經濟發展步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藝術産業的蓬勃發展以外,劉明指出,武漢沒有北京和上海那樣完整的藝術生態鏈也是武漢藝術市場暫時無法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説,武漢缺少專業的畫廊、博覽會;沒有類似北京的798藝術區、宋莊、草場地以及上海的M50等藝術家聚集地或創意園區;也沒有類似北京今日美術館、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等具有活力和自主的民營當代藝術館。即便是國有美術館如湖北省藝術館和武漢美術館也都不過剛剛建成。

這一切都不可回避地告訴大家,武漢雖然早在85時期就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創造歷史,但是現在除了還擁有大量的藝術家創作力量之外,其他促進本土藝術家發展的環節都是缺失的。“當然,這也是我們當年創建美術文獻藝術中心的重要原因和考量。所以,2005年我們曾經考慮遷址北京,但很快就打消了念頭。”

立足武漢推動藝術市場的發展

劉明坦言,《美術文獻》雜誌十多年來的專業累積為美術文獻藝術中心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此,藝術中心目前主要有四大功能:第一,媒體與出版,包括《美術文獻》雜誌和藝術家畫冊的出版;第二,收藏與檔案;第三,新空間項目,即關注湖北本土藝術家,為他們提供作品展示、推廣和銷售的機會;第四,則與美術館的功能相似,即推出一些公共教育和培訓項目。

他承認,目前美術文獻藝術中心的角色和功能的確還比較複雜。“但這是在武漢藝術生態比較缺失下的特殊狀態。”他説:“美術文獻藝術中心將不斷優化機構結構,這兩年來雜誌與藝術中心在運營上早已分離,由此保持雜誌的公正性和學術性;而藝術中心更多承載的是展覽、推介和經營活動;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自己的當代藝術館。”

他表示,希望美術文獻藝術中心目前的複雜狀態能為缺失的武漢藝術生態做一些推進的工作。而湖北省藝術館和武漢美術館的落成,以及湖北美術學院的佇立,都將是武漢未來在中國美術史上佔居重要地位的保證。

2007年11月,湖北省藝術館正式開館;時隔一年後的12月,武漢美術館也落成了。短短一年多時間裏,兩座美術館的建成,這對於武漢來説無疑是一件非常有象徵意義的文化大事件。湖北省藝術館館長傅中望説:“這兩年,由於兩座藝術館的落成,關注藝術,走進藝術館看展覽的人越來越多。武漢的民眾已經開始注重吃、穿以外的精神享受。”

武漢美術館策展人劉宇表示,兩館的落成正在改變武漢的藝術生態,武漢的整體藝術氛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不可否認,公共藝術空間對於藝術市場的推動是非常大的。傅中望也表示,武漢當下的環境,對於藝術館來説,比過往任何時候都要好。他説:“我們藝術館這兩年來不斷推出各種各樣的展覽,由此影響並帶動武漢地區的藝術創作熱情,從而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

他透露,明年湖北省藝術館將推出以“20世紀湖北美術”為主題的大型陳列展,將對武昌藝專前後100年的湖北藝術家的創作歷程進行調查、研究並展出。由此,全面呈現湖北這個地域的藝術發展歷程,這對於湖北藝術創作、教育和美術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另外,傅中望告訴記者,他們還將重點進行原創藝術大展和當代藝術家個展的策劃。所謂原創藝術大展,就是類似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這樣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國際性大展。

當然,他指出,作為國家美術館,更大的責任還是進行公益性地藝術教育、傳播和推廣,由此提升公眾的審美意識和文化精神享受。同時,各項展覽的舉辦也提高了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熱情和積極性,擴大藝術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推動武漢藝術生態的完善。

他説,目前武漢缺乏藝術市場主要還是經濟問題。沒有畫廊,沒有市場,有人才也發揮不了作用,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就激發不了藝術家創作的熱情。就如同所有美術館現在面臨的收藏難題一樣,不只需要錢,更需要時間。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怎樣理解上海的藝術生態
· 商振純:中國外國搞這種藝術形式還沒有見過
· 蔡國強:中國的現代藝術剛開始,而我比較幸運
· 書法自由精神為藝術創作手段 不等於現代藝術
· 我們拿什麼向西方現代藝術殖民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