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藝術品影響歐洲三百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22 13:56:26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林明傑

英國傢具的中國漆器裝飾風格

芬蘭行宮裏的中國青花裝飾

荷蘭海牙皇宮裏的中國風格裝飾

程庸是本市一家報紙收藏版的編輯。十餘年來,他“單槍匹馬”跑了歐洲30座城市、50多家博物館、300多家古董店,蒐集了大量材料,寫成了《國風西行——中國藝術品影響歐洲三百年》,試圖通過這本書證明“東學西漸”的史實。該書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曾引領歐洲時尚

100年來西方文明影響中國,人稱“西學東漸”。但程庸指出,從1500年到1800年這300年間,中國文化傳入並影響西方,這段“東學西漸”的史實卻很少被重視。他從大量的實地探訪和史料查詢中發現,中國藝術曾經引領了歐洲的時尚,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方式和藝術觀念。

在維也納茜茜公主博物館,程庸看到了茜茜公主大書桌上的中國五彩瓷,其盥洗盆和便桶也採用了中國瓷器的青花風格。奧地利王家的夏景宮有30多間大廳和主室,其中5間與中國藝術有關,如中國藍色廳、中國瓷器廳、中國漆器廳等。氣象恢宏的中國藍色大廳,用瑪利亞·特蕾莎女王向中國訂購的高級墻紙裝飾兩邊高墻,墻紙上繪有一幅幅中國景觀:養蠶織絲、水稻種植、瓷器工藝和茶文化四大主題。瓷器廳則以中國青花瓷的白底描藍風格裝飾四壁。

中國風改變生活

如今巴黎時尚流行于中國,而當時中國“時尚”在法國風靡一時。程庸説,據《風流信使》報道,1673年,最時髦的巴黎婦女都急欲購買從中國進口的手繪異國花卉外套。不久,巴黎所有街道都充斥著這種外套,於是報上頻頻揭露,多數巴黎人買的是倣冒品。

中國瓷器改變了歐洲人的餐桌禮儀。1700年前,由於食具有限,歐洲社會各階層的人大都用手抓飯吃。精美的中國瓷器食具大量進入歐洲後,彌補了銀食具的不足,讓餐桌變得高雅起來。歐洲人開始學中國人喝茶。有老油畫記錄了這樣的家庭場景。16至17世紀,歐洲特別是荷蘭的畫家,喜歡將食具入畫,其中時有中國瓷器食具,這是當時品位、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法國宮廷和貴族中,還流行使用來自中國的髹漆傢具,尤其描金漆器傢具,滿足了路易時代的人們對典雅、富足、時尚的追逐。法國手工藝匠也開始製造“中國風”傢具和物品,多半飾以中國人物和奇珍異獸圖案。美國瓊斯·德尚的《原來,我們的生活很巴黎》稱:“事實上,想了解法國奢侈品改變風尚的原因和方式,以及新的一類古董奢侈品包含哪些物品,關鍵要知曉17世紀末流行全歐洲的東方裝飾風。”

令名人貴族癡迷

斯德哥爾摩近郊的爵庭夏宮有一座中國亭子,是皇帝弗雷爵克為慶祝皇后生日而悄悄建造的,意在給皇后一個驚喜。

程庸調侃道,王公貴族常用中國藝術討美人歡心,就像現在的中國富人給“美眉”買歐洲名牌。路易十四曾為情人建造了“中國宮”(即特裏亞農瓷宮),後來他的新情人曼德儂夫人也是中國藝術的“粉絲”。她將自己與國王的畫像送往中國景德鎮製作成五彩瓷盤,如今還收藏在葡萄牙。奧地利特蕾莎女王則修建中國漆器廳以紀念丈夫。

歐洲文化名人更是癡迷中國藝術。法國作家雨果為愛妻特製“中國詩屋”,客廳墻面上滿滿噹噹地挂著中國瓷器。雨果妻子非常受用,曾在給雨果的信中説:“我要謝謝你,我親愛的丈夫,你為我佈置如此美妙的房間……我必須再次回首,為這濃郁的中國風格、抒情詩一般的屋宇,表達我所有的崇敬。”

程庸説,他書中有關中國藝術影響歐洲的資料和觀點,儘量避開中國專家的論述,絕大部分採用的是外國專家所論,以示客觀。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被歷史選中的藝術品守護者
· 求藝術品“清白身” 涉嫌失竊藝術品拍賣惹爭議
· 宣傳藝術品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最好的保護辦法
· 印媒:印度藝術品受中國關注
· 石建邦:藝術品拍賣與經濟危機關係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