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畫廊要汲取“普洱茶”教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2 14:28:09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記憶中,中國的“畫藝術”本應該是充滿原味韻味甚至有生命力的國粹藝術,而畫廊是薈萃和製造這種藝術的純潔殿堂,是感染和熏陶人的一塊沃土,而今,這塊凈地卻荒蕪了,曾經的國粹藝術看起來,卻越來越像呆滯于街頭的行為藝術。

現在有種流行病的呻吟,好像眼下無論什麼行業的蕭條、門面的倒閉,總結起來都怪罪于經濟危機。可是,把畫廊的經營慘澹完全歸咎於經濟環境的惡化,似乎有點牽強了。

商業就是商業,藝術就是藝術,藝術可以融入商業味道,也可以進入商業地帶,但目前門可羅雀的畫廊裏,商人不像是商人,藝術家更不是藝術家,於是,儒商就成了非儒非商的尤物,當大規模的尤物混跡于“藝術走廊”的時候,似乎就有點藝妓的味道。

藝術是有鑒賞價值的,是有生命力躍動的,是能愉悅人的精神世界的,藝術品的價值,永遠不會體現在街頭趨之若鶩的景象,也不是蜂擁于收藏經營商多如牛毛的店面上。否則,奢侈的藝術品就成了像牙膏、鞋油一樣的日用品,畫廊也就淪落為靠吆喝攬客的大眾麵館。曲高和寡其實是在告訴我們:高雅藝術一定不是大眾藝術,多如麵館的畫廊也一定無法承載更多的藝術。

其實,世界上本沒有那麼多的藝術品,只是吹噓和浮躁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藝術品的“一條長街。渾水裏有魚,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渾水摸魚;皇帝喜歡禮樂,濫竽充數的人也自然多了起來。畫廊的膨脹在某種程度上映射出跟風者商業貪慾的膨脹。當曾被媒體和準藝術家們津津樂道的市場出現病變的時候,藝術商們面對一籌莫展的市場狀況,像檢查肯亞馬拉松運動員尿樣一樣把蕭條原因放在顯微鏡下審視,檢驗報告出來了:小龍蝦不是龍蝦,畫廊疑似畫皮。

藝術品市場的門前冷落,是急性發作的茍延殘喘,還是慢性痼疾的一蹶不振?有人減收減藏,依賴畫廊的存量咬緊牙關硬挺,但這只能説是一針扎向臀部皮下組織的“麻藥”,起到暫時休克性的止痛麻木作用。解讀畫廊危機之道,首現要把從業者究竟是藝術家、藏者、還是商人的身份定位弄清楚,然後再去更多地汲取曾經神話般的“君子蘭”和“普洱茶”泡沫破滅的教訓。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畫廊---逆勢開業?修身養性?
· 阿根廷藝術家建立美洲地區海拔最高的畫廊
· 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 畫廊: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 倫敦薩奇畫廊開館 首場展現中國當代藝術
· [專稿] 珊和羽畫廊——哲人的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