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泡沫破了到回歸藝術的時候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2 14:35:31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2008年,可能是中國當代藝術大躍進中的最後一場狂歡。自2007年底,發軔于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85新潮回顧展”的一次集體“意淫”,如今看來,仿佛特意是為當代藝術的三十年,畫上了一個休止符。85新潮後涌現的明星藝術家如今無疑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主流,85前的明星藝術家,則早已如星星美展的五位領袖一樣被邊緣化。

無論將起點劃定在哪個坐標,當一個人過分沉湎于為自己過去的豐功偉績樹碑立傳的時候,説明他已經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第三大

當然,回顧展盛行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可以令展覽中的各個利益群體,在當代藝術的泡沫被吹得最大的時候,不需要創造任何新的價值,就能夠輕鬆地分得一杯羹。哪怕某些展覽看上去就像80年代的同學大聚會或《藝術人生》的布景。

伴隨著這些回顧展,中國當代藝術品在拍賣會上不斷創造著紀錄。2008年,中國取代法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藝術拍賣市場,僅次於紐約和倫敦。中國的藝術品銷售份額由2007年的4.9%增長到7.3%。中國當代藝術儼然已經成為世界的第三極。

另一方面,隨著近五六年來以雙年展為主的群展式藝術展覽體系的確立,當代藝術的高潮週期已經和體育運動相偶合。每逢雙數年,各類城市雙年展便接踵而至,藝術家、掮客和畫廊老闆們像趕場一般四處奔波。北京奧運會一結束,廣州三年展、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博覽會、南京三年展幾乎同時開幕———這些展覽選擇在此時集中開展的原因之一是為借奧運會之勢吸引那些仍舊逗留在中國的藝術品收藏家。

儘管,這些已經令人們産生審美疲勞的展覽,並非完全缺乏新意———其中,尤以廣州三年展一改往年過於拘泥于文獻性的特點,側重選擇了一些開展自發性藝術研究計劃的藝術家,有別於過去那些單純追求眼球效應的“快餐式”展覽。

 

蔡國強

但是,這些展覽註定要被奧運會開閉幕式這一過於炫目的光環所淹沒,而成為一個盲區。如果拋開藝術本身的價值不談———事實上這些年已經很少有人再認真地探討藝術本身的價值———蔡國強在北京天空炸出的29個轉瞬即逝的腳印,才是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的標誌性事件。雖然,奧運會開幕式中明顯帶有蔡國強色彩的印記只有這一點,張藝謀式夾雜了現代聲光電技術的大型團體操,仍然主導著人們的審美情趣。

但這一個亮點便已經表明瞭蔡國強的地位與其在OPEC會議時的焰火師相比,有了更大的提升。這也是當代藝術地位提升的一種表現,儘管,這種提升背後的原因,可能更多地來自當代藝術的外在影響力,而非價值觀念的進步。

另一方面,這也表明瞭與上世紀90年代張洹、馬六明等明顯帶有強烈對抗色彩的藝術形式相比,當代藝術的對抗性和批判力越來越弱,當代藝術在貧瘠期中顯得較為獨立的“生態體系”,如今隨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逐漸融入主流社會之中。那些藝術村、藝術區如今成了“旅遊”概念。

過分的繁榮導致中國當代藝術正在突破其在當初引起西方世界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價值底線———批判性,無論這是最初的被誤讀、是貧瘠期的反抗、還是後來拙劣的迎合。

 

歸來兮

如今,伴隨著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藝術投資市場遭遇重創已成必然,只有畫廊老闆和一些用屁股思考的藝術評論家,還在嚴冬中光著脊梁高喊著我不冷———仿佛這是市場共識。

中國當代藝術泡沫的破裂對十年中滋養出來的如此眾多的藝術混子來説,也許真的是一場災難,但對當代藝術回歸藝術價值,卻是一件幸事。

藝術市場這杯越搖泡泡越多的啤酒不是沒有好沉澱。國際藝術市場對蔡國強、張曉剛等藝術家的認可,也是實至名歸的。儘管,拍賣價格最高的中國藝術家中,也混雜著幾個遲早會被淘汰出藝術史的二流藝術家。

身兼飯館老闆的方力鈞早就不再畫他的大頭像了。越來越低調的張大力仍舊在默默地做著他的真人雕像。艾未未在倫敦Saatchi畫廊開幕式上用狗食創作的波浪形複製品,仍舊可以令人感到眼前一亮。與十年前相比,這些頂尖的藝術家,過上了小資本家式的富足生活,但他們並沒有喪失創造力。

更重要的是,70後和80後的藝術家,已經表現出他們這個時代所具有的獨特的向內挖掘價值的潛力。儘管,風靡一時的新生代展覽,依舊鮮有亮點。

藝術家本身的惡劣生存狀態和作品的批判性並不是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惟一源泉。當他們與商業利益相結合的時候,往往會産生出畸形的藝術生態———這是近幾年,當代藝術漸趨迷失的原因之一。

如今,隨著泡沫的破裂,到回歸藝術的時候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09新希望:衝出泡沫的70後80後藝術家
· 08藝術品拍賣市場泡沫破了 精品未跌身價
· 金融風暴:刺穿當代藝術泡沫的一把“利劍”
· 當代藝術泡沫與被扭曲的中國圖像
· 中國當代藝術行情“泡沫”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