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群

時間:2011-03-08 10:19:39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舒群>畫家>

2001年

由於要上設計史課的緣故,舒群開始認真閱讀起設計史方面的書來,結果一發不可收拾,舒群忽然發現這正是他多年尋找的文庫和路徑,通過設計史他一下子把西方思想史的根本徹底搞通了,西方所以形成理性主義思維傳統,根本在於其文化是法建築學之道;而中國所以形成感悟式思維方式,根本則在於其文化是法文學之道。

2002年

①參加首屆“中國當代藝術三年展”,廣州藝術博物院,中國廣州。

②從這次參展作品開始,舒群忽然對他少年時代的閱讀經驗産生了強烈的表達衝動。舒群反思説:“是什麼引起我繪畫的衝動?最初的經驗就是看到街頭畫廊上好的宣傳畫讓人熱血沸騰,如今,這種衝動再次喚醒我的表現欲。”

2003年

回歸原初經驗的衝動與日俱增,舒群開始大批量地畫起《工農兵系列》,他説:“從我記憶最深的紅色經典入手,我畫它們有一種重構自己的內部經驗的感覺,我畫工農兵既沒有調侃的意味,也沒有懷舊的意味,我只是從這種話語裏感受到某種單純的力量。”

2004年

繼續創作《工農兵系列》,受到呂澎、黃專的鼓舞。

2005年

①繼續《工農兵系列》的創作;參加第二屆何香凝美術館學術論壇。論壇上舒群代表’85發言,參加這次論壇是舒群重返畫壇的開端。舒群説:“雖然並不需要特別討論什麼學術話題,但置身圈子中卻讓人有一種有家可歸的感覺,這大概就是藝術家需要圈子、需要集會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吧?”

②此外,通過《藝術世界》口述史的欄目,舒群第一次比較全面地在當代畫壇披露了“’85美術運動”的預謀和策劃過程,並對理性繪畫出現的歷史情境以及其歷史文化價值作了分析;重申理性精神的文化批判價值。

2006年

①參加呂澎主持的“回憶與陳述”系列講座,這個講座第一次讓舒群有機會把他的研究介紹給學美術史專業的學生。

②參加廣東美術館策劃的“從‘極地’到‘鐵西區’:東北當代藝術展1985–2006” (策劃人:王璜生、郭曉彥、董冰峰) , 廣東美術館,中國廣州。

③參加黃專策劃的“創造歷史:中國20世紀80年代現代藝術紀念展”,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中國深圳。

這是一個新的契機,從為這次展覽複製作品開始,舒群決定重新開始“同一性語態計劃”,重新展開理性繪畫之維的意識形態批判,如果説當年理性繪畫所針對的批判對像是唯美畫風、鄉土畫風,那麼今天它所針對的批判對象就是政治波普和玩世畫風。今天仍然需要一種嚴肅而富有張力的藝術,當代藝術只有重建“莊敬感”才足以救治空洞浮躁之病。

2007年

①參加呂澎策劃的“新西南當代繪畫作品展”,k畫廊,成都。

②參加程忻東策劃的“中國當代社會藝術展”,特列恰科夫國家美術館,俄羅斯莫斯科。

③參加“追補的歷史—館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廣東美術館, 中國廣州。

從這一年開始全力投入“教堂系列”的創作,擬在推出時標題為《象徵的秩序》,從波德里亞而來的概念,目的是向帝國主義時期消費社會鐵板一塊的“符號秩序”發起挑戰。

④參加費大為策劃的“’85新潮•中國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2008年

①參加 “人民•歷史—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北京。

②參加“互動—2008中國當代油畫展”,武漢美術館, 中國武漢。

2009年

繼續“象徵的秩序”的製作……

 

<  1  2  3  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