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非遺保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依舊有一些項目面臨著人亡藝絕的窘迫境地。面對非遺項目在接續、傳承上出現的困難,將非遺與校園有機地聯繫起來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筆者是一名普通的鄉鎮小學教師,天天打交道的正是一群孩子,同時筆者大量的業餘時間也基本上都用於對家鄉各類非遺項目的挖掘、整理工作中。在探訪中,筆者對一些傳承多年的項目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感觸頗深,因此,自2009年開始,便嘗試著讓非遺走進校園,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一些瀕臨消失的非遺項目繼續傳承下去,五六年的時間下來總結了一些經驗。
筆者所在的河北霸州勝芳鎮有豐富的民歌資源,尤其是勞動號子種類繁多。但是隨著傳統勞動模式的消失,這些勞動號子也逐步消亡,幸好七八十歲以上的老者,還有會唱勞動號子的。2009年春,筆者採錄了一位老者時長6分鐘的夯歌,然後讓學校的音樂老師先學會了,再教學生;待學生們初步掌握了夯歌后,教師們又用泡沫製作了砸夯的道具,找了幾位砸過夯的老藝人,手把手地教學生們砸夯的動作要領。經過近兩個月的訓練,學生們終於能邊做動作邊唱夯歌。學校把這種表演唱作為一個特色節目,參加學校和鎮上組織的一些表演,均受好評。
為夯歌尋找傳承人的嘗試似乎開了個好頭,然而當筆者欲趁熱教孩子們多唱一些夯歌時,卻遭到了家長的反對,因為學唱夯歌對孩子升學並沒什麼幫助。“與其折騰這個,還不如讓孩子學個正經的音樂,將來考個音樂特長生。”許多家長不允許孩子把時間“浪費”在夯歌等非遺項目的學唱上。沒有孩子來學,學校也只好把夯歌的教唱終止了。但是筆者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一直在尋找和等待著合適的機會。
2011年元宵節後,勝芳一檔傳承了六七百年的跨鼓老會欲尋找一批年輕接班人。此檔跨鼓老會是明初隨軍隊來到勝芳的,並且是一檔皇封老會。更為珍貴的是,此檔老會的鼓曲保留完整,舞蹈延續了600餘年前的形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
因為會中有規定,此門技藝不得外傳,故只傳教當地的孩子。筆者得知此消息後,發動班裏的學生報名參加,前後共有20余名學生以傳統的方式加入了跨鼓會,舉行了拜師儀式。他們每週到會中學習鈸舞和敲鼓,在當年就開始參加火神祭祀、中元節廟會等各種民俗活動,平時也服務於當地的白事。幾年來,孩子們通過參加會裏的活動,深深地愛上了此檔傳統老會,每週都會積極地去會裏學習,技藝已相當純熟。
可見,古老的傳統民俗、技藝對孩子們是有吸引力的,選擇合適的方式,傳承便水到渠成。無論是非遺“進校”,還是孩子“出校”,最終的目的都是為非遺找到接續的力量,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在非遺和校園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這一橋梁並不僅僅只是學校、傳承人兩方面的積極配合和溝通,家長觀念也要有所調整,恐怕還要涉及現行教育體制和升學制度等因素,但歸根到底還是非遺傳承能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