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八旬印度藝人帶來非遺“寶烏爾” 呈現精神舞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8 10:08:05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80歲的印度寶烏爾(Baul)藝術家頗那(Purna Das Baul)
80歲的印度寶烏爾(Baul)藝術家頗那(Purna Das Baul)

80歲的印度寶烏爾(Baul)藝術家頗那(Purna Das Baul)日前攜家族樂隊登臺後山藝術空間,在自製原生態樂器混合風琴、竹笛與手鼓的聲響、呼喊與咏唱中,為圍坐一圈的北京樂迷呈現了起源於八百年前的精神舞蹈。這位曾在1969年伍斯托克音樂節上與鮑勃·迪倫同臺演出並成為後者偶像的民間藝人,這是第一次來中國演出,來京前先登台南昌。

裹火紅色頭巾、與子孫們同臺的頗那,與七八位樂手一樣身穿色塊鮮艷的長袍。19歲的頗那孫子、同樣在學習寶烏爾音樂的小迪告訴記者,色塊寓意世界上不同的信仰,“如果一個人能擔當得起所有的色彩,那麼多的色彩也能夠相處”。頗那説,“寶烏爾”是一種向人類而不是向神致敬的信仰。

頗那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與詩人泰戈爾是好友。在北京的音樂會開場,頗那之子就先唱了一段歌詞來自泰戈爾、曲調來自他祖父的寶烏爾名曲。而亦唱亦舞的頗那,在臺上兼當樂團指揮,他背著自己用南瓜和竹子自製的手鼓,與兩位兒子的斑鳩琴和竹笛,以及兩種手鼓和風琴互動。臺上每個人都赤著腳在音樂中狂歡。

■ 關於“寶烏爾”

“寶烏爾”是起源於印度東部孟加拉邦的一種精神理想與音樂傳統,至今在頗那家族中已傳承600年。頗那是史上將寶烏爾音樂傳播到印度以外並獲得商業成功的第一人,上世紀60年代頗那短暫居留美國的4年裏,他的音樂與生活與“披頭士”樂隊成員喬治·哈裏森、“垮掉派”詩人阿倫·金斯堡以及另一位印度音樂傳奇藝術家拉維·香卡等人都緊密相連。

2005年,“寶烏爾”傳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