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國家藝術基金:龐大體系對“評審”機制的挑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06 09:28:3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持續進行中,文化藝術界的政協委員們的提案與觀點陸續呈現,記者繼續以“藝術”問政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了他今年司考已久的提案:如何將“活化傳統、弘揚美德”在社會中落實。許江這位具有詩人遐思的人大代表還兼具了教育家、藝術家的多重身份,所以他在提案中關注文化、關注教育、關注傳統,他思維犀利,直指當下文化問題的關鍵:“在文化藝術的教育方面,前幾年在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提到如何繼承傳統、弘揚美德。前幾天中央提倡弘揚傳統美德、加強核心價值建設,這是一個靈魂、聚心、固本、強基的內容。”由此,許江提出了閱讀經典、更新禮儀、培養技藝、復興節慶、謀劃家居、重建鄉土六個方面來活化傳統、弘揚美德,並使之變成一系列可行的社會活動。

他強調,以前在講核心價值建設的時候很多都是口號,或者是思想精神上的引導,這是不夠的,將口頭上的口號落實才是當務之急。在口號落實方面,讓許江比較欣慰的是2013年他所提出的“建立國家藝術基金會”提案的落實和推進。

國家藝術基金會的組織結構為:理事會是基金的決策機構,負責基金的頂層決策;管理中心具體負責基金的組織實施,是一個執行部門;最核心權力,比如評審、監督、驗收結項的權力,交給專家委員會。但整個基金會的運作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夠將資金資助給富有才華、責任感和潛心創作的藝術工作者?申報受理和評審決策兩個環節是最受考驗的。

台灣的文化藝術基金會運作模式也擁有比較科學的運作模式,已經成立近20年的基金會通過董事會負責督導基金會的資助方向與經費去向,監事會則負責財務稽核,確保所有基金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許江建議專家委員會應該來獨立運作,專家委員會應該是由專業,並具有獨立意志,不受其他人、不受社會影響支配的獨立思考的專家來組成,而這樣“獨立專家委員會”基金會運作模式也是有可以借鑒的西方模式。

2012年,中國建築師王澍榮獲了2012年普利策建築獎,他成為了中國第一位普利策獎獲得者。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是王澍的代表作品,但擔任美院院長的許江告訴雅昌藝術網記者:“普利策獎的評委什麼時候來過我們學校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後來才知道是北京政府接待他們,他們自主在各個城市走訪、調查。普利策獎最初的設立就是一個家族基金,但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經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獎項,其中,專業、獨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評審委員會是其關鍵。所以許江提出:“基金會未來專家團隊的建立,對我們的學術界本身提出挑戰,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韓子勇先生以國家社科基金舉例:“國家社科基金的專家人數已經達到一萬多名,我們將來也會建立一個管用、夠用、實用的專家庫。在初評的時候可能會採取借鑒其他同類基金已經取得的經驗,採取地域回避和單位回避的原則,還要雙向匿名進行評審。”

評審機制的建立與資訊發佈機制、申報受理機制、簽約實施機制等各個內容都成為國家藝術基金會在未來運作之中的重要環節。韓子勇説,當基金會的前期工作充分完成時,國家藝術基金會的工作開展和細節內容都會及時向媒體公佈。期待,未來的國家藝術基金會能夠支援那些能夠“引領我們仰望星空”的藝術家們。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