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博物館應是審美的課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4 15:28:34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教育是博物館服務社會最主要的職能和手段。博物館教育項目在策劃、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應該如何定位?換句話説,博物館教育的方向是什麼呢?青少年天性活潑,好奇、體驗、求知構成了這個階段最顯著的特點,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我們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而學習動力卻越來越小,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明顯缺失。老師、家長、學校和社會都寄希望於通過現行的教育體制,能夠把中國的下一代個個都塑造成“精英型人才”。然而,中國現行的學校教育所涵概的內容存在著極大的偏差,在教會孩子如何做題的同時卻忽略了應該多教會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今後立足社會的基本技能,更忘記了教會他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去欣賞“美”、去體驗“快樂”。正是由於嚴重的“功利”思想影響了我們的教育觀,致使廣大中國青少年對“中國的歷史知識和整個中國的了解”都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

試想,一個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沒有認同感的人怎麼可能有愛國心呢?博物館的任何一種教育形式,都要從館藏文物出發,以實物為基礎。博物館在審美教育中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不同時代、不同風格、質地各異的藏品都是藝術與美的載體,每件展品都以不同靜態的美呈現它的形象性和藝術性。讓青少年走進博物館,就仿佛把他們帶進美的藝術殿堂。

而傳統的瀏覽性參觀和導覽性講解已無法完全滿足觀眾的文化藝術需求。尤其青少年更是渴望形式活潑、藝術性與趣味性廣泛的教育內容,以參與、體驗的形式在輕鬆、愉悅的情緒中自覺地參觀學習、接受教育。為此,博物館在針對青少年開展藝術教育的模式應進行轉變和創新。從藝術的本質上講,一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情感的藝術。在藝術發展史上,各藝術門類之間既有獨立性與區別,也有其相互聯繫和融合。其實不同的藝術形式在審美意蘊、情緒表達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通之處。法國作家和音樂史學家羅曼·羅蘭認為:“個別藝術的界限絕不止是絕對的和孤立的。

藝術每分鐘都有一種轉向另一種,藝術的一種形式在另一種形式中找得到延續並結束。”這段經典名言告訴我們,相對獨立的藝術間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得將藝術探索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即“藝術同構”的教育理念。

比如:音樂與美術、舞蹈、遊戲、文學、戲劇等等不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使觀眾能夠從多個藝術領域、多個層面接受藝術的熏陶,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實踐證明:把展覽內容與音樂融為一體,動靜結合的互動體驗形式給觀眾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心靈震撼。音樂與展覽互動的形式感和現場感,不僅深化了展品乃至整個陳列的藝術性,而且使得整個展覽形象變得更加鮮活生動、更具感染力,使觀眾在深入了解展覽內容的同時潛隱默化地受到了多重藝術的熏陶,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立體式的藝術體驗。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在素質教育工作中的優勢,增強為青少年提供優質服務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尊重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審美趣味和認知特點,善於與青少年對話、交流和互動。激發青少年的參與意識,引導青少年感受博物館的氛圍,逐步養成參觀習慣,進而實現博物館與青少年的相互認知,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幫助他們去認知歷史、認知祖先,認知真善美的真諦。從而健全品格,完善人格,內心高貴,風雨兼程,展開探索的翅膀,了解歷史、走向未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