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博物館教育應授人以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20 11:26:0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教育是博物館主要社會職能之一。當代博物館事業在發展中也越發重視博物館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創新,試圖通過提升陳列品質與講解水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與互動項目,使公眾更為有效地接受博物館資訊。然而,無論是以技術手段改變陳列面貌,還是以互動項目增強與觀眾雙向交流,博物館在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同時,觀眾解讀博物館的能力卻未得到明顯的改變,“傳受失衡”的矛盾在博物館與公眾之間日益突出。我國著名博物館學家蘇東海認為:“博物館是通過為觀眾自我學習提供服務而實現教育目的的”,但長久以來,我們的博物館一向致力於為公眾提供學習與欣賞的素材(內容),卻一直忽略了向公眾傳授利用博物館的工具與方法。而後者更為重要。古諺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公眾如何欣賞展覽、如何讀懂展品應成為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第一課。

博物館參觀方法的教育與普及是博物館實施社會教育的基礎。其重要性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公眾掌握參觀方法將改變公眾在博物館中的弱勢地位。博物館有著極為豐富的實物教育資源,這是任何其他教育機構無法相比的,這些資源經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研究,通過陳列與講解傳達給公眾,而由於公眾缺乏欣賞與解讀的能力,自然而然地處於資源利用的被動境地,即博物館提供什麼,公眾接受什麼。而掌握參觀方法的公眾在獲得解讀能力後會具有更強的求知欲,可通過意見反饋的方式影響博物館的陳列活動,成為博物館資源的主動利用者,博物館也因此真正實現為觀眾需求服務的宗旨。

第二,掌握參觀方法有利於從根本上提升公眾的欣賞能力與文化素養。一直以來,公眾參觀、利用博物館的方法形成于自身參觀實踐之中,而傳統的博物館教育所傳授的知識僅限于展品和陳列體系範圍之內,因而博物館對公眾素養提升的影響是通過知識積累而實現的,其效果並不顯著。而公眾通過系統學習參觀方法後,便可獲得一把屬於自己的打開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在豐富實物佐證中,實現自導式、探索式的學習,理解展品的價值與意義。由被動的“聽”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與研究,從而在根本上提升公眾的欣賞能力與素質。

第三,觀眾能力的提升也有利於博物館的良性發展。在傳統博物館教育方式下,公眾因缺少參觀方法與經驗,不懂得如何去欣賞,結果只能是,再精良的陳列在觀眾心中也因解讀方法的缺失而顯得相去甚遠,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公眾走向博物館的屏障。博物館通過向公眾進行參觀方法的教育,賦予其能力,泯除博物館與公眾間的隔閡,從而形成更為廣泛且穩定的公眾基礎,提升博物館在社會中的影響力,為博物館未來良性發展鋪平道路。

公眾對參觀方法的學習可通過多種途徑來完成。

首先,博物館講解工作中可有意識地向公眾滲透欣賞藝術作品與解讀文物、標本的角度和方法,而不僅是就展品講展品。將方法的教育融入傳統的參觀講解之中,使參觀者在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領悟博物館參觀之道,這也對講解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對展品熟知,還要揣摩、研究適合公眾參觀博物館的有效方法。

其次,博物館可開辦專門講座,系統地傳授觀展方法,並帶領公眾在實踐中具體運用,使方法得以內化;也可在公眾參觀前組織短時間培訓,講述參觀要點、背景知識和具體方法,以此作為參觀的引導。

再次,博物館教育應進入校園,形成學校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博物館觀展方法需要歷史、藝術、科學、考古等背景知識的支撐,更需要博物館參觀方法論的研究與傳授。而這些並非單純依靠博物館力量所能實現的。博物館必須將參觀教育或欣賞教育與學校教育對接。或許,博物館教育的要義便在於參觀方法教育在公眾中的普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