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
吳悅石中國畫教育訪談 |
|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14 15:54:08
| 文章來源: 藝術家部落格
|
|
訪談對話:劉洪郡
地點:北京 快意齋
劉:吳老師對中國畫史的研究獨有心得,唐代是中華民族最為輝煌的一個時期,當代一些理論認為唐代高出宋代,因為唐人的精神氣象與謹嚴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則在“暢神達意”方面深入,以蘇東坡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文人畫”的發展推至高峰,成為畫壇主流。相比之下,他們認為唐畫工藝性強,屬匠人之作,宋初的黃休復在《益州名畫錄》裏將“逸格”提到首位,從此成為了畫家們苦心孤詣的追求,吳老師對唐畫是如何理解的?當時的“文人畫”潮流相對有沒有疏漏的地方呢?
吳:我們推崇唐畫,這沒有問題。因為傳世的唐畫非常少,我們對唐畫的認識都是靠文字記載。雖然是只言片語,卻能夠把一個人的神情全部表現出來。唐代,已經是繪畫極為蓬勃發展的時代,記載下來的名家也多。關於一些傳世唐畫,包括張萱、周昉、韓的作品,有人説是宋倣的,究竟是不是,都沒關係,都不妨礙我們對那個時代高超藝術性的認識。那種劃時代的水準,現在也未必有人能夠超過。
唐代出現了一批畫家,出現了兩種對立的山水畫風:一種是王維的水墨山水,一種是李思訓的金碧山水。這兩種風格都是相當好的,共同推動了中國畫的發展。後來又在發展中漸融,融出來了淺絳。在中華民族繪畫的發展史上,唐代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大家都説文人畫是從蘇東坡開始的,實際上應該往前推。文人畫的産生不是心血來潮,不是蘇東坡隨便畫兩筆就是了,它沒有那麼簡單。大家推崇王維的文、王維的詩,進而推崇他的畫。由於王維本身好佛,所以他的詩文確實受禪宗的影響非常深,不著痕跡的心境,比較曠放,心如明月的感覺,王維在這一類上的表現很多。而吳道子、周昉等畫家,雖然畫的畫也很好,但因為沒有本人的文集傳世,所以就吃虧了。“立名最小是文章。”文章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古人把文章看得比什麼都重,沒有文章的人就吃虧。文人要脫離于形骸之外,包括吳道子,他們都是文士,作畫前都是酣飲。酣就是喝透了,喝得東倒西歪,這時候再作畫。當然,這只是精神已經進入文人畫這種狀態,但文人畫也未必都是要喝成酩酊大醉再創作的,精神上自我陶醉了,沒喝酒的也能作出好畫。
唐代開了這個風氣之先,宋代則大行其道。禪宗在宋代比較發達,文人的發展也得到了很好的歷史機遇。文人畫能夠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宋代文人功不可沒。宋徽宗趙佶連自己的江山都不要了,也要畫畫。當皇上當得再好,歷史上也留不下多少名聲。宋代仁宗、真宗等好多皇帝都是在統治上有所作為的,卻都不如徽宗。趙佶把江山丟了,卻比其他皇帝有名,這是文化的魅力。權欲是歷史的過客,文化是歷史的精神。過客太多了,而精神永在,真正的文化是不朽的。現在有很多人喜歡用假文化、偽文化來説事兒,我不建議他們這麼做,因為這些都只是困在社會文化圈中的文化現象,卻不是真正的文化。
劉:吳老師修養全面,以畫為寄,抒發情志,這比兩宋時期的院體畫家有更大的自由度。也偶見您的工筆,線條功力不輸北宋。請問您對兩宋的繪畫體制是如何理解的?包括那段時期的文人心性方面?
吳:宋代及其之前的畫院是能者機制,不問出身。包括王希孟,他們能進畫院不是因為背景如何,家庭出身如何。我們之所以有現在的繪畫狀態,荊、關、董、巨居功甚偉,是有貢獻的。他們的傳世作品雖然不多,但是還能夠見到,氣象非常恢弘。至於後來的李成、范寬、黃荃、徐熙等,他們一直影響到現在。黃荃富貴,徐熙野逸,大家一直都這麼説。一個是勾線,一個是沒骨,方法從他們那個時候就定下來了。這些人屬於開風氣之先,在歷史上都留下了名字。
北宋的社會經濟非常發達,上百年的社會安定形成了一個文化繁榮的局面。除了盛唐時期,很難再有這種現象。到了南宋,江南地區經濟富庶,大家也是紙醉金迷,看賈似道生活的景象就能夠知道。那時的書畫雖然沒有北宋的雄強,但劉李馬夏的功力沒的説,有繼承,也有發展,值得現在人師法。你看唐伯虎的畫,如果不學他們,根本出不來。我小的時候也下過功夫,長時間臨摹他們的作品。雖然他們的畫屬於南宋的,但屬於必須學習的,因為北宋的好多作品尺幅都太大。比如馬遠的大斧劈皴,你可以不學,但起碼要知道,一上手就會。宋代也有別開生面的,比如“二米”、梁楷、文同,都屬於非常高的氣象,現在的好多人都摸不到門兒。那時候的人們不太認寫意,就認工筆,認為工筆畫得細緻,花費時間長,就買這個。每朝每代都犯同樣的錯誤,只有後人在發現過程中認識到:哦,這幾筆好啊!現在也是這種情況,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工筆賣得最好。因為買家會認為,工筆畫的筆畫多,讓我買筆畫少的,以為我傻呀。所以,這個是教不會的。現在很多畫家把畫面畫得又密又豐富,也是因為這個。為什麼“二米”、梁楷、文同等人的傳世作品少,就是因為大家不重視,喜歡買一些工細的挂在家裏。南北宋的繪畫,開了元明乃至現代風氣之先,這種氣脈是貫穿的。當時的畫家人數眾多,雖然傳世的作品少,但是有一張也可以,還是值得我們做一些細緻的工作。
劉:吳老師對復古思想怎麼看待?比如清“四王”。
吳:明末清初是很有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清初“四王”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但是解放以後,中國的教學對“四王”一直是貶低的,認為他們千篇一律、因循守舊、一無是處、不足為法。其實,拿著“四王”的作品和元人的進行比較,就會發現是不一樣的;和明人的進行比較,也是不一樣的;和宋代及其之前的進行比較,還是不一樣的。清“四王”有著自己的獨特面目,很注重理法,山的大小有一種很莊嚴的態勢,氣象很好,理學就是在這一代畫家這裡體現出來的。
清初“四王”的不肖子孫把“四王”的名聲搞壞了。“後四王”以及後來的無數“小四王”,拿著他們的稿子陳陳相因,基本上是一個模子。實際上,“四王”的作品比前比後,誰都不輸。民國時候,對“四王”不滿意,只不過是看到了許多無能畫家在學“四王”。但很多優秀的畫家,例如趙之謙、任伯年、虛谷、等,都學過“四王”,卻有著和“四王”不一樣的東西。“四王”獨樹一幟,也是屬於學養深厚的一代畫人。他們只不過寫下了“倣王維”、“倣倪雲林”、“倣黃子久”這樣一些題款,但畫出來的都是自己,借著黃子久這些人來補畫的空。就像倣趙之謙一樣,是一種再創作。這種“倣”,只能是個中高手才能夠看得透、看得通。不要只看畫的形,一定要懂“四王”的心,知道他們的用意所在:第一,我有所本,是從老師那裏傳承下來的;第二,雖然我也畫了黃子久的《富春山居圖》,但我的和他的那幅不一樣,我有自己的畫境,不是死守成法,不是亦步亦趨的複製。但是,後來的不肖子孫邯鄲學步,貽笑天下,成為可悲、可笑又可憐的人。並不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才開始嘲笑他們,同時代的人就已經嘲笑他們了。死臨“四王”的那些沒出息的人,並不代表那個時代,就像現在一些沒出息的畫家,並不能代表現代,這是一個道理。所以説,有些事情不能以偏概全。客觀、公正、真切,這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看透的,不能人云亦云。
劉:趙孟螰也主張作畫貴有古意,但今天看來,並不能將他劃分為復古一派。比如他畫《鵲華秋色圖》,是他親身遊歷、觀察了濟南附近的兩座山畫的,他在畫跋中也曾説:“久知圖畫非兒戲,到處雲山是我師。”所以,師法古人的技法風格是沒錯的。畫要有古意,應該是著重于書法用筆方面。吳老師對此如何理解?
吳:“師法古人的技法風格是沒錯的。”這句話有錯。應該説:“師其心,非師其技。”前人都講:“師古人之心,非師古人之技。”而且,“著重于書法用筆方面”也不對,應該是“著重于氣象方面”,這樣就好了。元代錢舜舉(錢選)和趙孟螰一樣,都提倡畫有古意,而且他們都親身實踐探索。《鵲華秋色圖》這幅畫確實不錯,很有古意,趙孟螰畫出了自己親身遊歷的景色,方法卻用了唐以前的勾勒——山形非常樸素,沒有故作變化。這種魏晉時期的古樸畫法,元代還能看到作品,咱們已經看不到了。在當時,不僅繪畫缺少古法,書法也是如此。趙孟螰認為“古法已失”,所以他寫六體書,提倡復古,就是要把古法恢復過來。每個時代都有時髦,有見解的人和一幫好朋友在一起感慨世風日下,提倡一種有古意的、樸素大氣的內美。他們于繪畫和書法中都在探求漢魏六朝以來的“古”。
劉:黃公望在他的《寫山水訣》中説:“作畫大要,去邪、甜、俗、賴四個字。”明初的王紱理解“邪”為:筆端錯雜,不師古,不遵循中國畫的傳統方法,追求天趣,信手塗抹,不成格法,走入邪道;“賴”視為離不開古人;“甜、俗”即忽視傳神,而一味追求華麗的色彩效果。清代沈宗騫認為,“甜俗”不是廢除顏色文彩,是要去掉筆墨間媚氣,也説“甜是無內在美”。由此衡量徐渭及揚州八怪,有無“邪、賴”之病?後人往往把“甜”與“俗”聯繫在一起,是不是有失公允?趙孟螰的用筆有姿媚之氣,但格調也沒差到哪去。當然,這涉及到修養與審美取向的問題。吳老師所理解的繪畫弊病應是怎樣一個概念?
吳:首先,的“邪、甜、俗、賴”四字從明清至今就一直影響畫壇,大家都非常尊崇這個説法。在他那個時代為什麼要提出這四個字呢?“邪、甜、俗、賴”的提出是針砭時弊的,因為那個時代也有這樣的風氣。
傳世的元四家也好,趙孟螰、錢舜舉也好,還有一些傳世名家基本上都是不錯的。因為當時被批評的那些畫家在那個時代已經被淘汰了,他們傳世的作品非常少。只有那些有風骨的、有修養的、得到後世畫家尊崇的、受仕林子弟敬仰的這些人的作品流傳下來了。在歷代的傳承過程中,許多畫家包括眾多的當時的名人也都被淘汰了,因為他們的名節不夠、畫的境界不高,或者個人的修養不高、口碑不行,所以在這個評價的標準中就被淘汰了。
對“甜”字的理解不能一棍子打死,倘若一棍子打死了,未免有失公允。“甜”倘若是“甜而不俗”、“甜而不薄”,是可以的。只要能做到這點,“甜”未必不是好東西,“甜”也是一種美,我們不一定以“拙”為美。都講“蓬頭粗服”也是不對的,“清秀、典雅”都是美,有一些很清淡的東西味道雖然“甜”,但是不俗。明清以來就有很多這樣的東西,包括仇實父的作品未必不甜,但是不俗,他用色雖然都是石青石綠卻很雅致,有人用石青石綠就很俗氣。就甜,他筆下水墨暈染的沒骨荷花的花頭完全採用水彩畫的方法,但是也相當不錯,擁有出水芙蓉的典雅。“甜”未必就“俗”,“甜”要有清氣,不能沾濁氣和市井氣,否則即使不俗,格調也不高。甜要有“清”格的話就是好的“甜”,所以我們在分析美學的內在思想的時候要綜合看待,未必什麼都要一統。
我覺得王孟端對“邪”的理解還是不錯的。中國畫對“邪”是很鄙棄的,説一個人的畫不入流、野狐禪,其實都是説的這個“邪”字。説這個人的畫有江湖氣也是“邪”,“邪”主要關乎心中修養和人品的問題,人品不正,畫風肯定邪,人品不正,用筆肯定邪。這個“邪”字不單單從字上講,還牽扯到一個人的人品、風骨、筆墨、畫風,這些都有表現。傳統畫法中是追求天趣的,追求天趣沒有問題,信手塗抹只是偶意為之。所以,這句話也是可圈可點的。傳統中國畫中不都是信手塗抹,也不是所有的都在追求天趣。“能”、“神”、“妙”、“逸”中的“能品”一般都是製作成分,“逸品”才是真正追求天趣的。追求天趣源於畫家高度的人文修養,所以王孟端的説法不能盡信。讀畫史畫論不能人云亦云,要不唯書、不唯名、不唯史,這才是真正做學問的人。我們一定要在這個基礎上認識自己,在批閱這些典籍的過程中辨真偽。孔子曾經刪訂六經,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敢把好的留下,把不好的去掉。我們不是孔子,但是要有他的這種精神。我們在閱讀大量典籍的時候也要靠個人的修養和眼睛進行取捨。
説的“甜無內美”是對的,但只是表面層面的看法。我們剛才所談到的“甜”的各種不同,賓老也沒有説得那麼細,只是籠統地就前人之説説了一句評語。賓老的畫重“內美”、重“大美”,對內美的追求其實是以中國哲學思想為依託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在一個高層次的境界當中恪守內美、大美這一法則,後世的市井間就不一定了,隨著修養、文化領悟的不同,尤其到了書畫上,很多人會産生局限性。因為他們接觸的人少,見到的大多是風俗畫、民間畫,以潘家園的畫為主,看到真正的名家作品很少。只有在傳承過程中,通承革之變,在藝術上有造詣的人的作品在傳承過程中才有影響力,但這樣的人鳳毛麟角。
所以把“俗”和“甜”連在一起也是不對的,“俗”是無藥可醫的,後人講“唯有讀書卷以發之”,其實未必。有的人讀書也救不了,因為“其俗在骨”,這種俗是胎裏帶的;但對於有些畫家,書卷的確能溫養他的氣息,但在於書怎麼讀,有沒有導師,怎麼帶他深入下去,然後才産生氣質變化。過去我們講“讀書卷以發之,廣見聞以擴之”,就是人在讀書卷的過程中使氣質發生了變化,那麼舉手投足、談吐之間就溫文爾雅,運用於筆墨之中也就有了這種精神。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一個小環境,接觸的朋友和生活圈子都相互關聯。如果你的圈子當中只有你一個人想“雅”,那麼你也“雅”不起來。所以得有“二三同好,共好此道”,然後才能互相熏陶。
至於説趙孟螰的用筆有姿媚氣,實則未必。傅山的格調很高,修養也非常好,有一個故事説傅山在盛年的時候貶斥趙子昂,在貶斥過程中就説趙子昂太過姿媚,也就是俗,不足師法。到了晚年他卻説自己説錯了,認為趙孟螰的“高”在內:表面上看起來很甜,實際上內在氣質很雍容、很圓滿。無論從間架結構、行筆氣韻都能看出來趙孟螰的高,但這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能感悟。所以現在市井間一般拿到趙孟螰的畫就説趙孟螰太俗,但我的老師讓我初學的時候就是學的趙孟螰,我當時寫字就是先寫的趙孟螰的大字,到後來也沒寫俗。因此這個東西要正確認識,不能人云亦云,看不懂是自己的修養和眼界沒到。一個人的作品能流傳那麼久,從元明清到現在很多人都在學,肯定不會浪得虛名。所以説中國畫的審美問題和繪畫的弊病是一個課題,在審美過程中要兼顧,不能根據一己之所好而去針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若做到公允的話就要兼顧,就像人家趙孟螰的“甜”做到了有“清氣”,“甜”而不“俗”,就一樣是有境界的。如果“甜”到“俗”那就又不同了,種種不同。比如傅山提到的“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這些都是大美,包括提出的“甜的畫無內在美”,都是中華美術理論中的經典,這是人所共知的,大家都沒異議。提起趙孟螰就有異議,其實有異議是好事,但不要以偏概全。看待繪畫弊病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一個正確認識,而這個認識來源於修養。時弊和歷史遺留下來的弊病都有。現在東洋、西洋畫法一起到了中國,土生土長的畫法非常多,那麼毛病也會非常多。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人在實踐過程中都會有所認識,認識了如果能改,就善莫大焉;如果説認識了還走另外一個極端,那只會在極端中來回走。但假如在某一方面確實有成就,那一定會成功。所以説不要拘泥,要給所有人一個空間,但有一點,就是不能入邪道,就是王孟端説的。其實所謂弊病和邪道都是急於求成造成的,如果不急於求成,那麼這些弊病都可以去掉。包括許許多多的畫論中説的都是修養問題,現在很多毛病都是急性病造成的弊端。現在大家看到的現象非常多,因為現在資料多,現在任何人的創作都可以在網上看得到,但當下的一批畫家就是性子太急了。過去古人講,君子“無欲速”,“欲速則不達”。如果不恪守這個法則,肯定就會出毛病。
|
|
|
|
|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