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術教育大躍進,該反思什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8 10:55:06 | 文章來源: 新浪部落格

2011年全國已有1679所高校開展藝術類專業招生,錄取的考生數為53萬,約佔當年普通高校錄取總數的8%。這是全國政協和教育部組織調研得出的一個數據。面對這個結果,不少教育的全國政協委員不禁驚呼:這簡直是藝術教育的大躍進!我們的社會分工需要那麼多藝術人才嗎?

藝術類招生火爆,早有所聞。在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象群描繪過這番場景:在一所美術院校附近的美術班上,由於學生眾多,授課老師不得不舉著大喇叭,對著下面的學生傳授繪畫技巧。招生的狂飆突進,帶動了培訓市場的繁榮。然而,人們不得不面對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生源良莠不齊、教學品質下降以及就業困難,等等。

在高校擴招中,藝術類招生異軍突起大概不是偶然現象。與相關人士聊過,大多認為,文化成績要求較低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或者説,由於文化成績要求低,而專業要求可操作餘地大,藝術類專業因此成為許多人考大學的捷徑。很多培訓班請美院教師來講課(或者乾脆就是美院教師辦的班),學生交一筆不菲的費用,便可從老師那裏獲得“考試秘笈”,這也已是一個公開秘密。

既然許多學生上美術院校只是為了混一張文憑,有些人對專業壓根興趣不大,其生源良莠不齊、“成才率”不高,也就不奇怪。而高校為“迎合”市場需求,片面擴大招收規模,且存在專業考試把關不嚴等現象,其教學品質不高亦是必然。在這背景下,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合適就業機會,或者就業後不適應崗位需求,那又有什麼值得稀奇的?所謂藝術教育大躍進,這其實是各方“合謀”的結果,也可説是當前招生體制結出的一個怪胎。

但我並不想責備有些學生草率對待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甚至付出代價,這個道理不言而喻。我也不準備片面否定高校擴招,至少有一點值得肯定,高校擴招為更多學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裡想強調是,相關院校有必要從自身教育理念、師資力量等方面考慮,努力讓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教育機會。教育産業化,並不意味著這是一錘子買賣,高校只管收錢發文憑就行了。這樣做不僅是誤人子弟,還將受到市場的懲罰。

如何改變藝術類院校這種低層次的辦學模式?首先應該遏制藝術院校的逐利衝動。對那些不符合擴大招生條件的院校,有必要踩一腳剎車,限制其招生規模。其次,應進一步明確專業考試標準,讓藝術類人才的選拔更加公平合理。藝術類考生是否具備報考條件,這並非難以判斷,只不過某些院校和招生人員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其三,應厘清專業培訓與藝術人才培養的關係,進而在專業設置、教學課程上有所區別。把應用性專業與研究性專業混淆,這一點也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通病。

大量考生熱衷於報考藝術類院校,這本不是什麼可怕事情。只要學校提高專業考試門檻,避免招收既沒有專業理想又缺乏專業基礎的學生,而對招進來的學生,又能夠從應用型人才和專業人才培養上加以區分,使之各得其所,便可減少藝術類院校各種亂象,提高藝術教育的水準。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産業背景下,藝術類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也將水漲船高,但前提是,相關院校必須致力於培養合格和優秀的專業人才。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