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實驗在繼續——談中國當代實驗藝術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4 11:39:24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源自田園和民間視野

今天,美院眾多的學術活動更加強調日常性的生活體驗,強調社會底層的田園考察。諸多學科的課題都是從社會田園調查開始。這使得青年對社會底層有更深的了解,有第一手的、開端性的體驗。這種田園視野通過時間與空間、個體與群體、溯往與當下、現場與歷時等不同的節點鋪陳開來,以圖文雜糅的方式呈現出來,展示源自中國人生活世界的活生生的生活內涵。

《社會性互動》正是典型的一例。這個課程讓學生利用身體的經驗和民調的方式,來切入社會人群的內部,體驗日常性的交互關係及其開端性的意義,質疑和消解某些被固化的角色塑造。《Opening——開關資訊感知計劃》強調“光”被打開的“ing”的進行時的狀態,並由此展開生活化甚至是個性化的創造實驗。

傳統的根源活化與“山水化”建構

如何切入傳統的根源之所,在催生中國文化的造化鏈中,追蹤和思考其中的根源性因素,並提出跨越與挑戰的命題,是新一代實驗藝術教育者的重要思路。在中國人的傳統根源中隱存著一種“世界山水化”的傾向,既與自然保留親和,又不受役于純然可見的局限,並始終保留獨立與超越的姿態。中國人正是從這裡不斷地重返開端。今天,教育內涵發展,需要突破往昔的學科界限,重返古人“勞作運思”的綜合與通學的境界,盡可能調動多個工具箱。這種學科研究裏的“世界山水化”傾向應運而生,它旨在建立一種根源性的心靈模式,指向中國人的世界建構。

《興造的開端》和《理想城市:富春山居圖》兩個實驗性的建築課程均以藝術的方式切入地方性的營造。這種營造均以強烈的視覺特徵,涉入中國人生活世界的重建的課題。前者強調視覺化的“語言轉向”,後者張揚本土棲居和寓言式想像的詩性抒懷。《空間變異研習——機動裝置》是機械自動與雕塑的綜合課程,其聲、光效果形成綜合性的寓言與敘事特徵。

感受力的拯救與更新

今日時代,電子數字圖像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以種種奇觀打開我們的視野,另一方面也異化了我們與原樸的生活世界的聯繫。眾多的景觀裝置將我們切割成生産和消費的碎片,隨著主體的碎片化和淺表化,一代人的感受力正在式微。眾多傳統藝術的語言,成為藝術檔案庫裏的標本,失去與鮮活生命和日常的聯繫,失去具有切膚之感的判斷力與感受力。所以感受力的拯救與更新是重要的實驗性內涵。

《從閱讀臨摹再到創作:一週工作坊》僅僅利用一週的課時,以古畫臨摹為平臺,來解構式地追訪古人的境界,多樣性地激活和開啟古畫的自行遮蔽的狀態,以此重建某種運思性和遊戲性的閱讀和感受力。《老布新衣》以“布”、“衣”的切膚之感,進行富有感受力的拆解與重織,從視覺、觸覺、綜合感受的多角度,推進日常性生活世界的變異與更新。

這個展覽展出了十個正在進行的實驗性方案。有的方案懷抱新的藝術模式和理想來育人造物,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有的方案深入日常生活來採擷民間和底層的生活養料,樹立民學的革新思想;有的方案以多個工具箱來激活知識和技藝的能量,拯救漸趨式微的感受力。策展小組將之分作“理想”、“生活”、“新知”三個版塊,用這個傳統的三版塊來總結其實驗的內涵,評估某些反覆重啟中的開端性的意義。我不能説這裡的方案俱已成熟,它們切入的層次和思考的深度也不盡相同,但唯其青澀,而倍顯實驗的活力,愈加蘊含了某種重啟開端的機緣。

美術學院實質上就是研究開端性的場所。每一年、每一屆都是重啟開端,這包含了人的開端性,事物的開端性,創造的開端性,變革的開端性。每一個開端都不可超越。這不僅因為這種開端是新的,而且因為它的重啟總是在爭辯和爭議中被置入某個現場來呈現其挑戰的意義。因此這種開端的實驗需要理論的視野,需要孤往與獨立的精神,也希望有一個討論與爭辯的氛圍。

帕慕克先生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答謝辭題為“父親的手提箱”。帕慕克滿含深情地述説了他父親將自己多年的手稿放在手提箱中來送給他,而他十多天不敢打開的情景。青年帕慕克一邊感激他父親五千冊藏書對他的養育,一邊擔心他這一代人今天的在地持續的實驗狀態被他父親那一代所影響。這正是所有的重啟開端的共同糾結,正值得當代藝術教育者深切思考。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