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2012中國藝術教育:以創新求突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5 21:11:5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時光荏苒,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將結束。回顧2012年,可以説是機遇與挑戰、危機與成功並存的一年。這一年中,藝術教育領域出現了哪些新政策、新變化?長期存在的教育問題是加深了還是有所緩解?在此,本版記者通過對2012年藝術教育的重要事件和頒布政策的梳理、總結,通過上、下兩期向讀者遞上2012中國藝術教育的回顧報告,本期為上篇。

藝術職教改革發展勢頭良好

進入21世紀以來,藝術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許多藝術職業學校陷入了招生難、就業難的窘境。不過,伴隨著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藝術職業教育也迎來了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今年1月初,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主辦,黑龍江省文化廳、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明確了全年的工作思路,就如何推動藝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展開了深入研討,編制和實施現代職教體系專項規劃、推動中高職教育協調發展取得突破等工作都納入到了2012年的計劃中。

2012年,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把認真了解和深入研究文化行業用人需求擺在突出的位置,通過完善課程體系、推動標準建設等方式,全面參與到了藝術職業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推動産教結合、校企聯姻等手段,全面推動了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山西、江蘇、深圳、廈門、武漢、杭州、北京等地的藝術職業院校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堅持一手抓人才培養,一手抓藝術創作,努力辦出特色、辦出水準,在探索中國特色的藝術職業教育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藝考呈現新氣象、新變化

2012年,全國各地的藝考依然火熱進行,但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全國藝考大省山東的藝考報名總人數自2008年以來連續4年下滑之後迎來了首次回升,山東省內的山藝、山工藝兩所高校不再受往年文化課錄取分數不得低於藝術最低提檔線下20分的限制;河南省藝考報名總人數雖然比去年有所減少,但多類專業兼報的考生人數增加,顯示出家長和考生的選擇更趨現實和理性;為使藝考在選拔人才過程中更加公平、公正,江蘇等許多省市加強了評審標準。

另外,2012年藝考政策也有相關調整。一是藝術考生在文化課考試之後,可以選擇報考藝術文、藝術理,也同時可以報考普文普理,不再受限制;二是對獨立藝術院校、參照獨立藝術院校高校、公辦本科、民辦高校、獨立院校的單考組織辦法分別做出了更加詳細具體的規定説明,強調教育部對單考合格證的發放比例;三是志願填報和錄取的時候各有一次徵集志願的機會;四是同一批次不能再兼報文理類專業,同批次單考院校誌願只能填報一所。

公辦普通高校本科不再擴招

通過多年的擴招,不少高校在校本科生已經達到了數萬人,動輒便要開100人到200人的大課,難以保證學習品質,老師、學生都有不少抱怨,圍繞“擴招”的具體政策仍有爭論。

為了堅持內涵式發展,穩定辦學規模,保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規模相對穩定,今年4月份,教育部公佈了《關於提高高等教育品質的若干意見》,為2012年招生計劃定了基調,要求保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規模相對穩定,高等教育規模增量主要用於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擴大民辦教育和合作辦學。同時強調,連續2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個別特殊專業外,應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2012年,多數高等藝術院校的招生計劃與2011年持平,部分院校由於專業調整變化而增招,但增招人數均設定在兩位數,以防培養品質下降。

高校不斷拓展藝術類專業

上文提到的《關於提高高等教育品質的若干意見》還提出要落實和擴大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自主權,除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外,本科和高職高專專業自主設置,研究生二級學科自主設置,在有條件的學位授予單位試行自行增列博士、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

不少院校考慮産業發展的需要,新開設了各種藝術類學科專業,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素質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以求滿足社會上求賢若渴的用人需求。中央民族大學新增舞蹈編導方向;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係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恢復招生;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新設了表演教育專業;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等一些高校首開虛擬表演與主持專業;中國美院的招生方向新增兩個大類,增設中國畫綜合方向,並改為大類招生,藝術設計學、史論、視覺文化與藝術管理專業方向合併為美術與設計理論大類招生等。這些新型藝術類專業的教學模式還在不斷摸索中,培養情況和就業前景尚屬未知數。

藝術院校紛紛成立協同創新體

為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準、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啟動實施”2011計劃”,全稱是“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並於3月份聯合頒發了《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

多所藝術高校按照“2011計劃”的精神和要求,積極吸納國內外優勢力量,牽頭形成了強強聯合的協同創新體。比如,今年2月,中國戲曲學院與解放軍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聯合建立科研與研究生培養基地;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與北京服裝學院共同創建了國內首家服飾時尚設計産業創新園;5月,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落戶中央戲劇學院等。這些藝術高校建立了實質性協同的組織管理機構,結合協同創新體的特色與能力,切實地選擇適合各自院校的協同創新模式與類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