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私人觀察:美院畢業生的幾種去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10 13:42:15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廣州美院畢業,按道理是做藝術家。但最近有機緣跟很多師兄聯繫,詳細交流,得知一些師兄的去向。做藝術家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從事非繪畫行業。那從事什麼呢?頗有代表性的是幾種,概括出來也是對社會管見一斑。

1969年至1973年出生的那個年齡段的美院畢業生,現在一般是買了車、樓的中産了,並普遍經歷著事業要再上一台階,進行人生二次創業的階段。有幾种經典的二次創業傾向:一是將以前所賺得的資金投資在虛擬經濟,一般是動漫或者連鎖經營;第二種是投資洗腳城、SPA、旅店,或者三者綜合成的酒店;第三種是投資農業,比如返鄉下耕山種茶子油,承包荒地種養植,正所謂開了個名車回去“放牛”。

第四種是做裝修與廣告,但近年來沒做上臺階,現在也沒有以前那麼好做。加上繪畫情結沒放低,於是轉去藝術區或文化創意園租個畫室畫畫。也知道繪畫不衝突設計,設計不會影響繪畫,反而會互相裨益,於是既能繪畫瀟灑,又能設計有收入,這樣一邊畫一邊等待商機。

整體來看,投資動漫因為營利模式還在摸索,資金入不敷出,又沒有融資渠道,亦沒有政策實際支援,經營困難。雖然從事動漫有二十來歲就成功者,但不等於人人都那麼好做,很多師兄做動漫普遍難做。

還有那些做洗腳城的,是純生意了。最近幾年在外省做洗腳城與SPA很流行,做這些的師兄人變滑了,變得油頭粉臉,以前那些書生本色完全不見了,專去拍馬結交高層去了。

反而最實際的是那些前幾年投資農業的。農業是實體經濟,很穩當,起碼是不會蝕,不象虛擬經濟那樣會賠光,也不會受通脹、出口等大環境的影響,就算有風災雨禍,當地政府也會賠償。而且農業的投資門坎越來越高,前幾年五百萬的投資,現在要一千萬了。而且前幾年投入現在正是收穫時,收穫的農莊吃的最好、空氣最好,還可以做寫生基地,接觸學院的舊人脈,又可以隨時享受歸隱山林,找回一些文人藝術家的情結,清風朗月,抱膝嘯吟。加上現在資訊無界限,要大城市生活太容易了,反而農莊不簡單。縱觀現在的鄉下農莊,也不閉塞,交通方便想去那就去那,全國各地都容易去。

我與師兄們的接觸中比較來看,最為欣賞的竟然是做農業,大出乎意料。因此得出,從事非藝術的去向,需要一種理性務實較為妥當,為之實際。做理性的實業最現實,這是由美院畢業的師兄們的情況對未來得出的一個判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