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被指雞肋 師資難題成最大瓶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07 18:02:59 | 文章來源: 中國教育報

師資難題成最大瓶頸

按規定,各校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應佔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專職教師人數應佔藝術教師總數的50%,但一些高校很難達到這一要求。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某學院的教務處負責人認為,一所專業學院養著幾名專職藝術教師不划算,決定去購買網上高校藝術課程資源,只需老師組織一下現場教學就行了。

這是高校因師資難題陷入公共藝術教育困境的一個縮影。

“由於學校重視程度不同,情況各異,藝術教育師資不足成為開展公共藝術教育最大的困難。”劉大維説。

按照教育部規定,各校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應佔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其中專職教師人數應佔藝術教師總數的50%。

而據2008年的統計,湖南全省75%的高校未配備專職藝術教育教師。以2011年3月進行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檢查結果為例,所查的12所高校中,無專職教師或缺少專職教師、或需加強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學校就達11所。

專職教師的意義是重要的,即使是專業的藝術師資,如果並非專職,也不會起到好的效果。劉大維説,並不是學校有了專業藝術師資就一定能辦好公共藝術教育。

劉大維舉例説,一所當地知名的學校有專業的藝術學院,音樂、舞蹈師資充盈,但是針對非藝術類學生的公共藝術教育並不如人意,原因在於學校組織公共藝術教育時沒安排專職的藝術教師,兼職教師往往不夠用心。“一般情況下,專職的藝術教師更喜歡教藝術類學生,覺得有成就感;而公共藝術教育比較淺,專業教師不太願意上這種課。”相反,也有一些其他學校,如工程類、醫衛類院校由於引入了專職藝術教師從教,一心一意地做公共藝術教育,工作做得非常好。

曾參加公共藝術課教學檢查的長沙理工大學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任王元建認為,專職教師才是公共藝術教育得到保障的最重要力量。他所在的學校就是從原先的團委、設計藝術學院中遴選藝術人才,充實到公共藝術教育師資隊伍,組成了專兼職結合的教學團隊,開出了“書法鑒賞”、“音樂鑒賞”、“戲劇鑒賞”等課程,王元建本人不僅專門上“書法鑒賞”課,還正在進行非藝術專業學生的公共藝術學習情況調研。

劉林利是湖南理工學院主講“世界著名音樂劇賞析”課程的公共藝術教育專職教師,她每節課都會講解一些著名歌劇,然後在課堂唱給學生聽。她發現課上坐在第一排的總是那幾個熟悉的面孔。劉林利和他們一聊才知道,這10來個學生已經大四,從大一開始選修了這門課後,就對歌劇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千方百計擠時間聽劉老師的課,從大一一直聽到了大四。

據了解,2011年進行教學品質評價時,湖南理工學院有17名公共藝術教育教師,其中專職教師8人,教授、副教授佔70%,他們對應屆4000多名學生進行公共藝術教育。除配備專職藝術教師8名外,還建立了20多人組成的一支校內外結合、專兼職結合的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科研隊伍,5位來自美國、俄羅斯的藝術家也成為藝術教育教師,有2個教學團隊分別被確定為省級教學團隊和校級重點教學團隊。

該校有學生這樣評價這些老師的課:“我從小就不喜歡甚至討厭交響樂,但是上過課之後,我慶倖沒有錯過選修課裏這道亮麗的風景,沒有錯過這些優秀的老師。”可見優秀教師的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對於專職師資問題的解決,陳擁賢説,還是應該思考對專職師資的相關激勵措施,這可望使公共藝術教育達到預期目標,並産生放大效應,帶來新的收穫。

制度設計是破題關鍵

如何建立高效的公共藝術教育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保障經費投入、加強科研、探索評價改革,是解決公共藝術教育難題的關鍵。

某高校教師對公共藝術教育現狀進行階段性調查,結果顯示,53%的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21%的學生認為公共藝術教育未達到預期效果,57%的學生表示沒有公共藝術相關教材,30%以上的學生認為教學形式單一,且未與地方特色結合。

針對多所學校的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公共藝術教育效果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與院校在公共藝術教育機制與制度建設上的不足密切相關。

教育行政部門針對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有明確要求,要明確機構設置與管理,設立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保障基本設施與經費投入。教育部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課程管理部門和教學機構,專科可參照執行”。

湖南的第一次檢查通報中,肯定了各院校成立的以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為組長的公共藝術課教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校公共藝術課的教學組織協調。

比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成立了由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為組長的公共藝術課教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校公共藝術課的教學組織協調。

湖南師範大學成立了以分管教學副校長為主任委員的公共藝術課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全校公共藝術課教學的指導和協調。

湖南理工學院從2005年起,學校就設有專門的公共藝術教學部,制定了《加強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的若干意見》、《公共藝術教育評估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建設制度,從教學組織機構、場地、器材、經費各方面為開展公共藝術教育提供保障,每年投入300萬元以上,用於保障公共藝術教育教學。這種制度層面的設計無疑從根本上為學校解決了藝術教育難題。

但同時,有的學校管理機構職責不明確,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教學管理工作不落實,仍然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面臨的問題。

系統的科研也是支撐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例如,湖南省教育廳的情況通報中,就對湖南理工學院與公共藝術教育相關的科研立項多,曾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給予肯定。近幾年,湖南理工學院有52個與藝術教育相關的課題獲得國家、省級資助立項,學校曾兩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還領銜主持建設了“湖南省公共藝術教育研究基地”。

評價也是當前開展公共藝術教育的一道難題。陳擁賢指出,如何把公共藝術課程納入課堂教學品質評價體系之中,如何在品質管理上,把相關職能部門對該項工作進行督導和學生的評價相結合,並將評價結果與公共藝術教師的職稱評定、崗位晉陞掛鉤,甚至在績效考核上制定出科學的計量方法,都值得高校進一步探索。

劉大維表示,公共藝術教育管理既有規定性,又有靈活性,其實兩個學分也能做出大文章,如何走好公共藝術教育之路,還需要不斷探索。

連結

公共藝術教育政策演進

●1989年,原國家教委頒布了關於普通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文件——《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89—2000年)》,我國學校藝術教育管理、教學、師資、設備以及科研方面開始有了指導、檢查、評估的依據。

●1999年,教育部批准建立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從試點走向規範化。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各高校積極響應,素質教育被更廣泛地接受和實踐,各綜合性大學紛紛興辦人文藝術學院,並把藝術教育納入全校課程設置中。

●2002年,教育部頒布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提出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藝術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

●2002年,教育部頒布《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對小學、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200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出臺,第一次正式將普通高等學校(非專業藝術院校)的藝術教育,冠以“公共藝術”的稱謂。(記者 章仙蹤 通訊員 張康橋 司念偉)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