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表的《中國高中學生的優勢與不足——中日韓美高中生比較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高中生課餘時間多用於補習功課,日本高中生多是發展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素質,南韓高中生更熱衷於參加志願活動,美國高中生更多去打工。
由於我國現行高考制度對考試成績的高度重視,以及單一的評價機制和招生錄取標準,高中生的學習負擔非常之重。因而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在課外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體育活動、公益慈善、社會志願服務。所以,從根本上為高中生減負,應該從改革高考的招生錄取標準入手。如果高考實行多元錄取,那麼高中生就不必把所有時間都用在課業學習和備考上,減負和素質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多元錄取,簡單而言,就是指不唯分數錄取——除了高考成績,還以考生的科學發明、學術研究,參加公益慈善、社會志願服務的情況,以及體育競賽水準等為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有利於優秀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這為我國高校招生錄取改革提出了重要課題,也指出了未來招錄改革的方向。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去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重申了這一原則,“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破格錄取等多種錄取方式”。
一些人擔心,高考多元錄取會使農村學生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學生成為犧牲品,因為他們佔有社會資源相對有限,多元的、個性化的發展機會較少。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高考多元錄取的制度設計來加以避免。美國大學招生錄取實行多元政策,對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則量身定做了錄取標準。與此同時,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設有民權辦公室,確保大學公平招錄。這樣就避免了多元錄取損害教育公平的可能。
減負,從上到下,喊了很多年。但要真正減輕高中生的負擔,讓他們有時間和精力在課外自由發展,鍛鍊自己的非課業能力,就必須儘快改革高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點,都明確劍指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一項任務特別繁重的系統工程,由於涉及許多方面利益的大調整,其難度和阻力之大,確實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抱著時不我待的積極心態,通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以“頂層設計”,推動多元錄取的高考儘快出臺。
|